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5-37页 |
一 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 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 第15-16页 |
2 叶绿体基因组DNA编码的基因 | 第16页 |
3 叶绿体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 第16-19页 |
·转录水平调节 | 第16-17页 |
·转录后加工 | 第17页 |
·RNA稳定性的调节 | 第17页 |
·翻译水平调节 | 第17-18页 |
·翻译后调节与修饰 | 第18页 |
·光和细胞分裂素对叶绿体基因表达的调节 | 第18页 |
·细胞核与质体基因组的相互作用 | 第18-19页 |
4 目前已完成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植物 | 第19页 |
二 叶绿体转化研究进展 | 第19-34页 |
1 叶绿体基因组转化的原理 | 第20页 |
2 叶绿体基因组转化技术 | 第20-27页 |
·叶绿体基因组转化的方法 | 第20-22页 |
·叶绿体遗传转化中的选择标记 | 第22-26页 |
·叶绿体遗传转化的选择标记 | 第22-24页 |
·选择标记的删除(elimination)体系 | 第24-26页 |
·外源基因与叶绿体基因组的整合及其表达 | 第26-27页 |
3 叶绿体基因组转化的优点 | 第27-29页 |
4 叶绿体基因组转化的应用 | 第29-32页 |
·利用叶绿体基因组转化技术进行的基础性研究 | 第29页 |
·利用叶绿体基因组转化技术进行的应用性研究 | 第29-32页 |
·利用叶绿体作为生物反应器 | 第29-31页 |
·应用叶绿体基因组转化技术在作物改良方面的应用 | 第31-32页 |
5 叶绿体转基因的局限性 | 第32-34页 |
三 菠菜的生物学特征及组织培养 | 第34-36页 |
1 菠菜的生物学特征 | 第34页 |
2 菠菜的营养价值 | 第34-35页 |
3 菠菜组织培养 | 第35-36页 |
四 本工作的目的意义 | 第36-37页 |
第二部分 菠菜叶绿体转化载体构建 | 第37-61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37-46页 |
1 材料 | 第37页 |
·植物材料 | 第37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37页 |
·酶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第37页 |
2 方法 | 第37-46页 |
·一般方法 | 第37-4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37-38页 |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 | 第38页 |
·碱裂解法小量提取大肠杆菌质粒 | 第38-39页 |
·DNA片段的回收 | 第39-40页 |
·本实验的方法 | 第40-43页 |
·菠菜叶绿体DNA的提取 | 第40-41页 |
·菠菜叶绿体基因组同源重组片段的扩增、克隆及测序 | 第41-43页 |
·菠菜叶绿体rbcL基因的扩增和克隆 | 第41-42页 |
·菠菜叶绿体accD基因的扩增和克隆 | 第42-43页 |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扩增和克隆 | 第43-44页 |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表达盒的扩增和克隆 | 第44-45页 |
·菠菜叶绿体基因组定点整合表达载体pRAGA的构建 | 第45页 |
·菠菜叶绿体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功能验证 | 第45-46页 |
二 结果分析 | 第46-59页 |
1 菠菜叶绿体基因组同源重组片段rbcL的PCR及克隆 | 第46页 |
2 菠菜叶绿体基因组同源重组片段accD的PCR及克隆 | 第46-47页 |
3 扩增DNA片段在菠菜叶绿体基因组中的相对位置 | 第47-50页 |
4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表达盒的扩增和克隆 | 第50-52页 |
5 菠菜叶绿体基因组定点整合表达载体pRAGA的构建 | 第52-57页 |
6 叶绿体转化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57-59页 |
三 讨论 | 第59-61页 |
第三部分 菠菜组织培养与叶绿体转基因研究 | 第61-73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1 材料 | 第61页 |
·植物材料 | 第61页 |
·药品 | 第61页 |
·培养基 | 第61页 |
2 方法 | 第61-64页 |
·种子的萌发 | 第61-62页 |
·愈伤诱导与分化 | 第62页 |
·菠菜(JDY)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 第62页 |
·菠菜(YDY)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62页 |
·菠菜(JDY)叶片愈伤组织的分化 | 第62页 |
·菠菜子叶愈伤的诱导和分化 | 第62页 |
·菠菜(JDY)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 第62页 |
·菠菜(JDY)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62页 |
·菠菜(IDY)下胚轴愈伤组织的分化 | 第62页 |
·菠菜叶绿休表达载体转化菠菜愈伤组织 | 第62-64页 |
·菠菜愈伤组织抗性实验 | 第62-63页 |
·菠菜叶绿体表达载体转化菠菜愈伤组织 | 第63-64页 |
二 结果与分析 | 第64-71页 |
1 日本春秋大叶菠菜(JDY)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 第64-67页 |
·菠菜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 第64-65页 |
·菠菜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 第65-66页 |
·菠菜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 第66-67页 |
2 其它几种基因型菠菜的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 第67-69页 |
·其它几种基因型菠菜的子叶在添加了1mg/L 6-BA和0.4mg/L NAA的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 第67页 |
·其它几种基因型菠菜子叶在添加6-BA和IBA的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 第67-68页 |
·其它几种基因型菠菜子叶在添加TZT和2,4-D的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 | 第68-69页 |
3 基因枪法转化菠菜愈伤组织 | 第69-71页 |
·菠菜愈伤组织对链霉素的敏感性实验 | 第69-70页 |
·基因枪法转化菠菜愈伤组织 | 第70-71页 |
三 讨论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