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插图索引 | 第12-13页 |
附表索引 | 第13-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页 |
·选题的现实背景 | 第15-16页 |
·选题的理论背景 | 第16-1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研究的重点与创新 | 第20-23页 |
·研究的重点 | 第20页 |
·研究的难点 | 第20-21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3-3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3-30页 |
·国际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研究 | 第23-25页 |
·国际经济周期的传导途径 | 第25-29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其他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 | 第29-3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30-32页 |
·国际经济周期同步性研究 | 第30-31页 |
·国际经济周期的传导途径 | 第31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31-32页 |
·简评 | 第32-33页 |
第3章 中美经济周期同步性分析 | 第33-47页 |
·中美经济周期划分 | 第33-35页 |
·中美两国经济总量波动同步性分析 | 第35-42页 |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 第35-37页 |
·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率循环的同步性检验 | 第37-39页 |
·中美两国经济古典循环的同步性 | 第39-42页 |
·中美两国GDP增长率循环与古典循环同步性的比较 | 第42页 |
·中美两国各主要经济指标同步性分析 | 第42-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传导途径 | 第47-90页 |
·国际经济周期的主要传导途径 | 第47-54页 |
·金融传导 | 第47-51页 |
·贸易传导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金融传导途径 | 第54-67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传导路径分析 | 第55-57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传导渠道的畅通性分析 | 第57-67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贸易传导途径 | 第67-88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贸易传导路径分析 | 第67-70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贸易传导渠道的畅通性分析 | 第70-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第5章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金融传导 | 第90-104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传导的实证模型 | 第90-94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90-91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91-92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92-94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金融传导的实证分析 | 第94-102页 |
·数据处理与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 第94-96页 |
·美国经济周期金融传导的实证分析 | 第96-102页 |
·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6章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的贸易传导 | 第104-128页 |
·贸易传导的理论模型 | 第104-108页 |
·贸易传导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104-107页 |
·参数计算 | 第107-108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贸易传导的实证检验 | 第108-125页 |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108-112页 |
·实证检验 | 第112-125页 |
·小结 | 第125-128页 |
第7章 当前中国经济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28-134页 |
·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周期传导研究的启示 | 第128-129页 |
·基于研究启示的政策建议 | 第129-134页 |
·加强金融监管 | 第129-130页 |
·扩大内外需求 | 第130-132页 |
·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 第132-133页 |
·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 第133-134页 |
结论 | 第134-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