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双边贸易型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选题背景与理论意义 | 第7-9页 |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第9-10页 |
·可能的创新与实践意义 | 第10-12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12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 | 第13-14页 |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4-16页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16-18页 |
·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 | 第18-21页 |
第3章 中韩贸易关系的变迁 | 第21-37页 |
·中韩贸易发展状况 | 第21-28页 |
·中韩双边贸易特点分析 | 第23-27页 |
·中韩贸易贡献度 | 第27-28页 |
·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分析 | 第28-32页 |
·两国之间的生产要素互补关系 | 第28-31页 |
·基于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的产业互补性 | 第31-32页 |
·两国之间的贸易竞争性分析 | 第32-37页 |
·中韩贸易的竞争性 | 第32-34页 |
·基于贸易竞争(TC)指数的产业竞争性 | 第34-37页 |
第4章 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 第37-47页 |
·基于GL指数的中韩贸易水平测算 | 第37-40页 |
·计算公式的选取 | 第37-39页 |
·根据SITC编码的产业内贸易G-L指数的测算 | 第39-40页 |
·两国水平型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 第40-47页 |
第5章 中韩贸易模式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47-53页 |
·不同加工阶段的交易模式 | 第47-49页 |
·不同技术水平的贸易模式 | 第49-51页 |
·韩国对中国不同技术水平的出口趋势 | 第49-50页 |
·韩国对中国不同技术水平的进口趋势 | 第50-51页 |
·贸易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51-53页 |
·中国经济贸易政策变化 | 第51-52页 |
·因中国生产力提高而进口需求减少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3-59页 |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中韩贸易发展的前景展望 | 第54-55页 |
·促进中韩贸易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