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二节 非线性光学概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光子带隙材料 | 第14-17页 |
第四节 从光子带隙材料到Metamaterials | 第17-20页 |
第五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3页 |
第二章 非线性光学系数的Z扫描测量 | 第23-40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23-24页 |
第二节 Z扫描理论 | 第24-29页 |
·薄非线性介质的Z扫描理论 | 第25-27页 |
·考虑非线性吸收的Z扫描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大非线性相移下的Z扫描理论 | 第29-36页 |
·轴上小孔情况 | 第30-32页 |
·一般闭孔情况 | 第32-36页 |
第四节 大非线性相移下的Z扫描实验 | 第36-38页 |
·Z扫描实验装置 | 第36-37页 |
·Z扫描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晶体的二阶Z扫描测量 | 第40-55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0页 |
第二节 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的测量方法 | 第40-46页 |
·位相匹配法 | 第41-42页 |
·参量荧光法 | 第42-43页 |
·Maker环法 | 第43-46页 |
第三节 晶体的二阶Z扫描测量 | 第46-50页 |
·二阶Z扫描理论 | 第46-47页 |
·二阶Z扫描理论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第四节 晶体的二阶Z扫描实验 | 第50-54页 |
·铌酸锂晶体的性质 | 第50-52页 |
·二阶Z扫描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光子带隙材料的Z扫描及应用 | 第55-72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55页 |
第二节 数值模拟非线性光子带隙材料的方法 | 第55-63页 |
·传输矩阵法 | 第56-58页 |
·稳态数值解 | 第58-59页 |
·含时数值解 | 第59-63页 |
第三节 光子带隙材料的Z扫描及应用 | 第63-70页 |
·Z扫描理论 | 第63-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70页 |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微结构光纤表面增强拉曼探测 | 第72-93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72-73页 |
第二节 微结构光纤的制作 | 第73-75页 |
第三节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理论 | 第75-76页 |
第四节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76-85页 |
·FDTD概述 | 第76-77页 |
·FDTD基本原理 | 第77-80页 |
·无条件稳定FDTD | 第80-85页 |
第五节 棋盘状微结构光纤表面增强拉曼探测器 | 第85-92页 |
·结构和模拟 | 第86-87页 |
·局域场增强 | 第87-89页 |
·偏振效应 | 第89-92页 |
第六节 本章总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亚波长小孔构成的等离子体Metamaterials | 第93-103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93-94页 |
第二节 结构和模拟 | 第94-95页 |
第三节 电磁谐振 | 第95-98页 |
第四节 局域场增强 | 第98-101页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第101-10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第一节 总结 | 第103-105页 |
第二节 将来的工作与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个人简历 | 第11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19-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