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农户与村组织的博弈及绩效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价第10-14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0-13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3页
     ·简短评价第13-14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4页
     ·研究思路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二章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相关行为主体分析第16-28页
   ·农地产权制度及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第16-22页
     ·农地产权制度理论基础第16-18页
     ·制度变迁内涵分析第18-22页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博弈主体及其特征分析第22-25页
     ·博弈论理论第22-24页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博弈主体的划分及其特征第24-25页
   ·农户与村组织在农地制度变迁中的基本博弈模型第25-28页
     ·基本模型第25-26页
     ·模型分析第26-28页
第三章 各历史阶段农户与村组织在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分析及评价第28-40页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史回顾第28-32页
     ·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 年)第28页
     ·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1953—1978 年)第28-30页
     ·家庭承包制确立阶段(1978—1983 年)第30-31页
     ·家庭承包制稳定阶段(1984—1996 年)第31页
     ·家庭承包制完善阶段(1997—至今)第31-32页
   ·各历史阶段农户与村组织的博弈及绩效分析第32-39页
     ·土地改革时期第32-33页
     ·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时期第33-34页
     ·家庭承包制确立阶段第34-36页
     ·家庭承包制稳定阶段第36-37页
     ·家庭承包制完善阶段第37-39页
   ·结论第39-40页
第四章 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特征及缺陷第40-43页
   ·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特征第40页
     ·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第40页
     ·均田承包的农地经营形式第40页
     ·农户成为农村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第40页
   ·当前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第40-43页
     ·农地产权主体模糊第41页
     ·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稳定第41页
     ·土地细碎化导致农地难以规模经营第41-42页
     ·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欠缺第42-43页
第五章 基于博弈分析的未来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轨迹及评价第43-49页
   ·三种可能的变迁轨迹分析第43-46页
     ·轨迹之一——集体所有制完善化第43-44页
     ·轨迹之二——私有化第44-45页
     ·轨迹之三——国有化第45-46页
   ·结论第46页
   ·对策与建议第46-49页
     ·将农地所有权从集体所有转换为国家所有第46-47页
     ·切实保障农户对农地的使用权、流转权、收益权等第47页
     ·改革农地征用制度,维护失地农民权益第47页
     ·相应的配套政策第47-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物期权法在农业技术项目投资评价中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土地招拍挂制度对青岛市地价与房价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