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活血法辨治黄褐斑的中医文献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黄褐斑中医文献述要 | 第10-37页 |
1 黄褐斑相关病名溯源 | 第10-12页 |
2 黄褐斑病因病机认识的演变 | 第12-21页 |
·汉代以前《黄帝内经》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3页 |
·汉代《伤寒杂病论》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14页 |
·晋代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4页 |
·隋代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4-15页 |
·唐代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5-16页 |
·宋代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6-17页 |
·明清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7-18页 |
·现代对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8-21页 |
3 黄褐斑治疗方药分析 | 第21-37页 |
·古代治疗方药分析 | 第21页 |
·选方标准 | 第21页 |
·方剂列举 | 第21页 |
·现代辨治黄褐斑方药分析 | 第21-27页 |
·选方标准 | 第21页 |
·方剂列举 | 第21-24页 |
·滋阴、活血方剂治疗黄褐斑的现代机理研究 | 第24-27页 |
·古今辨治黄褐斑方药的对比分析 | 第27-32页 |
·古今文献和现代药理研究对某些高频方剂的相关论述 | 第32-37页 |
基于古今文献及临床的黄褐斑滋阴活血法辨治方案 | 第37-55页 |
1 阴虚血瘀是黄褐斑发病的主要病机 | 第37-42页 |
·阴即精血津液 | 第37-39页 |
·阴虚为黄褐斑发生之根本 | 第39-40页 |
·血瘀是其病理关键 | 第40页 |
·阴虚与血瘀的关系 | 第40-42页 |
·阴虚导致血瘀 | 第40-41页 |
·血瘀导致阴虚 | 第41-42页 |
2 黄褐斑病证特点及发病机理 | 第42-47页 |
·黄褐斑与情志异常有关 | 第42-43页 |
·黄褐斑与经带胎产史有关 | 第43-44页 |
·黄褐斑与体质有关 | 第44-45页 |
·黄褐斑与年老体衰有关 | 第45页 |
·黄褐斑与饮食不当有关 | 第45-46页 |
·黄褐斑与起居失常有关 | 第46页 |
·黄褐斑与环境气候有关 | 第46-47页 |
3 滋阴活血法治疗黄褐斑的内在机理 | 第47-48页 |
·滋阴以活血,化瘀消斑 | 第47-48页 |
·活血以滋阴,润泽肌肤 | 第48页 |
4 滋阴活血法治疗黄褐斑组方方案 | 第48-55页 |
·方案确立的依据 | 第48-49页 |
·方案确立的指导思想 | 第49页 |
·基本方剂 | 第49-53页 |
·常用加减思路及机理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综述 | 第65-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查新报告 | 第86-93页 |
详细摘要 | 第93-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