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0-23页 |
1 材料 | 第10页 |
·实验动物 | 第10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10页 |
·实验仪器 | 第10页 |
2 方法 | 第10-16页 |
·大鼠模型制备 | 第10-12页 |
·受试大鼠筛选 | 第10-11页 |
·大鼠动情周期确定方法 | 第11页 |
·动情周期行为学评定方法 | 第11页 |
·分组及饲养 | 第11-12页 |
·PMS肝气郁证造模方法 | 第12页 |
·居住入侵实验 | 第12页 |
·给药方法 | 第12页 |
·造模后行为学测定 | 第12页 |
·旷场实验 | 第12页 |
·悬尾实验 | 第12页 |
·取材 | 第12-13页 |
·大鼠脑组织总 RNA抽提 | 第13页 |
·对RNA进行纯化 | 第13-14页 |
·反转录(RT) | 第14页 |
·PCR扩增 | 第14-15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15页 |
·检测 | 第15页 |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3 结果 | 第16-23页 |
·行为学指标结果 | 第16-18页 |
·五组大鼠非接受期旷场及悬尾实验得分比较 | 第16-17页 |
·五组大鼠接受期旷场及悬尾实验得分比较 | 第17-18页 |
·五组大鼠体重实验得分比较 | 第18页 |
·中枢测定结果 | 第18-23页 |
讨论 | 第23-32页 |
1 关于经前抑郁的病因学认识 | 第23-25页 |
·现代医学对经前抑郁的病因学认识 | 第23页 |
·中医学对经前抑郁的的病因学认识 | 第23-25页 |
2 证的动物模型研究 | 第25-26页 |
3 两种造模方法制备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的探讨及行为学评价的建立 | 第26-29页 |
·束缚应激制备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的探讨 | 第26-27页 |
·居住入侵法制备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的探讨 | 第27-28页 |
·两种造模方法制备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宏观表现量化评价 | 第28-29页 |
4 雌激素及其受体与PMS肝气郁证的关系 | 第29-30页 |
5 问题和展望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附录:缩写词表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51页 |
论文发表 | 第51-57页 |
详细摘要 | 第57-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