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路线 | 第9-1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和谐与和谐社会 | 第11-16页 |
第一节 和谐的概说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和谐社会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 第13-16页 |
第三章 文化与和谐文化 | 第16-32页 |
第一节 文化及其社会作用 | 第16-20页 |
一、文化的含义 | 第16-18页 |
二、文化的分类 | 第18-19页 |
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和谐文化的内涵 | 第20-24页 |
一、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 | 第21页 |
二、和谐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核心的文化 | 第21-22页 |
三、和谐文化是融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为一体的文化 | 第22-23页 |
四、和谐文化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的文化体系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和谐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 第24-30页 |
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第24-25页 |
二、和谐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 第25-26页 |
三、和谐文化有利于建设与和谐社会相一致的道德体系 | 第26-27页 |
四、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全国上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 第27页 |
五、和谐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舆论导向 | 第27-28页 |
六、和谐文化有利于个人修身、日常工作生活和自我实践的统一 | 第28-29页 |
七、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 第29-30页 |
第四节 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文化问题 | 第30-32页 |
一、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观念薄弱 | 第30页 |
二、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失范 | 第30页 |
三、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环境欠佳 | 第30-31页 |
四、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滞后 | 第31页 |
五、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分配不公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和谐文化建设的途径 | 第32-46页 |
第一节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 第34-37页 |
一、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能力 | 第34-35页 |
二、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功能 | 第35-36页 |
三、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础 | 第37-39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 第37页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础 | 第37-39页 |
第四节 社会认同是和谐文化的关键 | 第39-41页 |
第五节 必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第41-43页 |
第六节 加强诚信建设 | 第43-46页 |
一、诚信的内涵 | 第43-44页 |
二、营造诚信文化—诚信精神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