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一)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 第9-11页 |
(二)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 第11-15页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关于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第18-25页 |
一、企业竞争力理论的阐述 | 第18-22页 |
(一)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 各理论学派关于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要素研究 | 第19-22页 |
二、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29页 |
一、建立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 第25页 |
二、构建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29页 |
(一) 核心竞争力指标 | 第25-28页 |
(二) 基础竞争力指标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第29-43页 |
一、上市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第29-33页 |
(一)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 第29-30页 |
(二) 因子分析法的原理 | 第30页 |
(三) 密切值法的原理 | 第30-31页 |
(四) 熵值法的原理 | 第31-32页 |
(五) 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的原理 | 第32-33页 |
二、上市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样本选择及实证分析 | 第33-39页 |
(一) 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的过程 | 第33-35页 |
(二) 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的过程 | 第35-37页 |
(三) 对数据进行密切值法分析的过程 | 第37-38页 |
(四) 对数据进行熵值法分析的过程 | 第38页 |
(五) 运用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检验 | 第38-39页 |
三、实证结果及我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39-43页 |
(一)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二) 我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提升上市银行竞争力的建议 | 第43-47页 |
一、弱化政府对银行业经营运行的影响 | 第43页 |
二、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3-44页 |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机制 | 第44页 |
四、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上市的步伐 | 第44页 |
五、尝试通过混业经营的方式拓宽业务渠道 | 第44-45页 |
六、加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 | 第45-4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一、结论 | 第47页 |
二、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