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陆干旱区生态安全的地下水位调控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研究中的基础理论与技术 | 第18-24页 |
| ·研究中的特色 | 第24-25页 |
| 第2章 焉耆盆地概况 | 第25-36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30页 |
| ·水利工程概况 | 第30-33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3页 |
|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 第3章 地下水水盐格局及生态环境演化规律 | 第36-73页 |
| ·研究中收集的资料 | 第36-37页 |
| ·空间插值方法优选 | 第37-40页 |
| ·埋深变化分析 | 第40-46页 |
| ·矿化度变化分析 | 第46-52页 |
|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第52-60页 |
| ·土壤盐渍化变化分析 | 第60-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4章 地下水盐格局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响应 | 第73-93页 |
| ·地下水埋深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 | 第73-80页 |
| ·地下水矿化度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 | 第80-87页 |
| ·土壤盐渍化与埋深变化分析 | 第87-88页 |
| ·土壤盐渍化与矿化度变化分析 | 第88-90页 |
| ·合理生态安全水位 | 第90-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第5章 典型试验区地下水位调控模式研究 | 第93-115页 |
| ·试验区概况 | 第93页 |
| ·试验设置 | 第93-97页 |
| ·水均衡及盐均衡分析 | 第97-106页 |
| ·地下水数值模型 | 第106-108页 |
| ·调控方案分析 | 第108-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第6章 焉耆盆地地下水调控研究 | 第115-140页 |
| ·地下水调控分区研究 | 第115-118页 |
| ·焉耆盆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 第118-123页 |
| ·现状年地表蒸散发的遥感反演 | 第123-129页 |
| ·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129-134页 |
| ·数值模型水均衡分析 | 第134-136页 |
| ·地下水调控方案分析 | 第136-1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9-140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40-142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0-141页 |
| ·展望 | 第141-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2-151页 |
| 致谢 | 第151-152页 |
| 作者简介 | 第152-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