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GIS的兰州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2页
   ·引言第9-10页
     ·地理信息系统第9页
     ·GIS 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第9-10页
     ·GIS 与旅游资源第10页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2 理论基础第12-20页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第12-15页
     ·人地关系理论第12页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2页
     ·旅游区位论第12-13页
     ·旅游中心地理论第13-14页
     ·环城游憩带理论第14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14-15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5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空间分析理论第15-20页
     ·空间分析中的空间分布类型第17-18页
     ·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第18-20页
3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20-25页
   ·主要定量指标第20-22页
     ·最近邻点指数第20页
     ·旅游资源集聚效应第20页
     ·中心位置第20页
     ·离散程度和集中程度第20-21页
     ·连接度分析第21页
     ·通达度分析第21-22页
   ·数据资料第22-23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3-25页
4 兰州旅游景点空间格局分析第25-46页
   ·研究区旅游资源与环境概述第25-29页
     ·兰州市自然与社会经济背景第25-26页
     ·兰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第26-27页
     ·兰州旅游景点分布第27-28页
     ·兰州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8-29页
   ·旅游景点分布类型第29-31页
     ·最近邻点指数第29页
     ·旅游资源集聚效应第29-30页
     ·兰州市区旅游景点分布特征分析第30-31页
   ·旅游景点分布中心第31-32页
   ·兰州市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第32-38页
     ·连接度分析第33页
     ·通达度分析第33-38页
   ·兰州市区森林旅游资源分析第38-40页
   ·兰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分析第40-43页
     ·兰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要素分析第40-41页
     ·兰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分析第41-43页
   ·兰州城市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43-46页
     ·兰州市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3-44页
     ·兰州市旅游发展建议第44-46页
5 结论与不足第46-47页
   ·结论第46页
   ·不足之处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MD的说话人识别研究
下一篇:跨界旅游区合作问题研究--以郎木寺跨界旅游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