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农村土地经营场域中的农户行为研究--基于闽东南东村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8页
   ·问题的缘起第10-11页
   ·研究现状述评第11-16页
     ·有关农地制度方面的研究第11-13页
     ·关于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研究第13-16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8页
     ·研究的目的第16页
     ·研究的意义第16-18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18-27页
   ·理论架构第18-22页
   ·可供检验的因果模型第22-23页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3-24页
     ·土地经营场域第23页
     ·农户第23页
     ·农户行为第23-24页
   ·调查地点的选择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6页
     ·研究的类型第24页
     ·具体的研究方法第24-26页
   ·分析单位与研究内容第26页
     ·分析单位第26页
     ·研究内容第26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26-27页
第三章 土地经营场域的生成与力量第27-35页
   ·土地经营场域的生成性分析与历史嬗变第27-28页
   ·当前土地经营场域的特征和影响第28-30页
     ·行动者的多元化与平等化第28-29页
     ·运行逻辑的双重性第29-30页
     ·经济资本的核心化第30页
     ·行为实践的即时性与稳定性第30页
   ·具体研究场域的基本情况第30-35页
     ·安溪县区域概况第30-31页
     ·调查村落的基本状况第31-32页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第32-35页
第四章 土地经营场域中农户认知图式的建构第35-53页
   ·农户对土地价值的认知第35-38页
     ·土地的财富价值难以提升第36-37页
     ·土地的权力价值得以凸显第37-38页
     ·土地的声望价值有所回升第38页
     ·土地的情感价值代际递减第38页
   ·农户对土地经营的认知第38-53页
     ·农户对土地耕作的认知第38-45页
     ·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知第45-51页
     ·农户对土地撂荒的认知第51-53页
第五章 土地经营场域中农户的行为实践第53-64页
   ·土地的土地利用行为实践分析第53-58页
     ·农户的土地耕作行为实践分析第53-57页
     ·农户的土地撂荒行为实践分析第57-58页
   ·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实践分析第58-64页
     ·农户土地流转状况第58-59页
     ·流转土地的特点第59页
     ·农户土地流转方式第59-61页
     ·农户土地流转的来源和去向第61-62页
     ·农户土地流转的合同约定方式第62-63页
     ·农户转入土地的目的与主要用途第63-64页
第六章 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第64-75页
   ·对土地耕作行为选择的逻辑斯谛(Logistic)回归分析第64-69页
   ·对土地流转行为选择的逻辑斯谛(Logistic)回归分析第69-72页
   ·对土地撂荒行为选择的逻辑斯谛(Logistic)回归分析第72-75页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第75-78页
   ·总结第75-76页
   ·讨论与启示第76-77页
   ·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第81-93页
 附录1:行政村情况调查问卷第81-83页
 附录2:村民小组状况调查问卷第83-84页
 附录3:农户土地经营状况调查问卷第84-88页
 附录4:农户土地经营状况访谈问卷第88-91页
 附录5: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成果与所获奖励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语义的唐卡图像标注与检索研究
下一篇:民族乡镇的贫困与反贫困探析--以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