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法的利益衡平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9页 |
2 环境法利益衡平的基本界定 | 第9-23页 |
·利益与法的关系 | 第9-12页 |
·利益的法学内涵 | 第9-10页 |
·利益矛盾的客观存在需要利益调控工具 | 第10-11页 |
·法律是最有效的调控利益矛盾的工具 | 第11-12页 |
·环境法对利益冲突的调控 | 第12-20页 |
·环境问题的由来及环境法的生成 | 第12-15页 |
·环境问题中的利益冲突与环境法的回应 | 第15-20页 |
·环境法利益衡平的内涵界定 | 第20-23页 |
3 环境法利益衡平的原则 | 第23-28页 |
·和谐发展原则 | 第23-24页 |
·主体责任原则 | 第24-25页 |
·利益表达原则 | 第25-26页 |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 第26-28页 |
4 环境法利益衡平的内容 | 第28-34页 |
·健全的环境立法体系 | 第28-29页 |
·有力的环境执法监督体制 | 第29-30页 |
·有效的环境责任制度 | 第30-32页 |
·和谐的国际环境条约 | 第32-34页 |
5 我国环境法达到利益衡平的途径 | 第34-41页 |
·构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 第35-36页 |
·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督制度 | 第36-37页 |
·完善环境责任分配制度 | 第37-38页 |
·建立有助于经济转型的法律制度 | 第38-39页 |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 第39-41页 |
6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5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