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农村养老模式探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页 |
·研究假设 | 第11-12页 |
·研究假设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农村社区 | 第13页 |
·农村养老 | 第13-14页 |
·养老模式与养老方式 | 第14-15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社会需求理论 | 第15页 |
·西蒙的决策理论 | 第15-16页 |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说”理论 | 第16页 |
·永久性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理论 | 第16-17页 |
·相关文献回顾 | 第17-20页 |
3 如东县农村养老现状及问题 | 第20-31页 |
·如东县农村养老现状 | 第20-24页 |
·自我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 | 第20-21页 |
·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重要形式 | 第21-23页 |
·农村老人对子女依存需求加大 | 第23-24页 |
·如东县农村养老问题 | 第24-31页 |
·银色浪潮冲击传统家庭养老 | 第24-27页 |
·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低 | 第27-29页 |
·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 | 第29-31页 |
4 我国农村成功养老模式经验借鉴 | 第31-35页 |
·苏南农村养老模式 | 第31-32页 |
·广东农村养老模式 | 第32页 |
·成功模式经验借鉴 | 第32-35页 |
5 如东县农村养老模式探索及建议 | 第35-52页 |
·如东县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路径 | 第35-45页 |
·自我养老方式的重要性 | 第35-37页 |
·社会养老方式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社区养老方式的可行性 | 第38-40页 |
·社区养老方式选择意愿的模型分析 | 第40-45页 |
·如东县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思路 | 第45-46页 |
·如东县农村养老模式的内容设计 | 第46-50页 |
·自我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的过渡模式 | 第46-48页 |
·社会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的理想模式 | 第48-50页 |
·对策建议 | 第50-52页 |
·增强政策扶持,发挥政府主体作用 | 第50页 |
·提高保险水平,满足农民养老需求 | 第50-51页 |
·发展乡镇企业,充实地方集体经济 | 第51页 |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区养老文化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