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绪论 | 第14-22页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19页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案、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9-22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苏南地区自然资源与工业发展概况 | 第22-56页 |
第一节 苏南的界定 | 第22-24页 |
第二节 苏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24-28页 |
一、地形地貌 | 第24页 |
二、水资源情况 | 第24-26页 |
三、气候条件 | 第26-27页 |
四、森林与矿产资源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基础 | 第28-47页 |
一、近代苏南地区工业发展背景 | 第28-32页 |
二、工业化的进程 | 第32-38页 |
三、民国时期苏南地区工业的崛起 | 第38-47页 |
第四节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47-56页 |
一、苏南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 第47-51页 |
二、人口变化 | 第51-52页 |
三、经济发展概况 | 第52-56页 |
第二章 工业发展与资源消耗 | 第56-74页 |
第一节 森林资源消耗 | 第56-65页 |
一、造纸工业 | 第57-60页 |
二、火柴工业 | 第60-62页 |
三、木器业 | 第62-63页 |
四、其他行业 | 第63-65页 |
第二节 土地资源消耗 | 第65-69页 |
第三节 矿产资源消耗 | 第69-74页 |
一、陶土的开采 | 第69-72页 |
二、硫铁矿、煤矿等矿产开采 | 第72-74页 |
第三章 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 | 第74-88页 |
第一节 重污染企业的建立 | 第74-82页 |
一、发电厂 | 第74-76页 |
二、染织厂及化工厂 | 第76-79页 |
三、造纸厂 | 第79-80页 |
四、制革厂 | 第80-81页 |
五、其他行业 | 第81-82页 |
第二节 水质污染 | 第82-88页 |
一、太湖水质污染 | 第82-84页 |
二、河浜水质污染 | 第84-86页 |
三、水井水质污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工业发展与城市环境问题 | 第88-100页 |
第一节 工业发展与市镇人口变化 | 第88-91页 |
第二节 市镇环境变化 | 第91-100页 |
一、市镇环境污染 | 第91-94页 |
二、市镇环境污染与疾病流行 | 第94-97页 |
三、环境污染治理的构思与举措 | 第97-100页 |
第五章 生态环境变迁与环保意识的提高 | 第100-120页 |
第一节 林业和公共卫生机构的设立 | 第100-105页 |
一、林业机构的设立 | 第100-103页 |
二、公共卫生机构的设立 | 第103-105页 |
第二节 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 | 第105-110页 |
一、林业法律法规的制定 | 第105-109页 |
二、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颁布 | 第109-110页 |
第三节 民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 第110-120页 |
一、民国时期林业教育的发展 | 第110-113页 |
二、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113-120页 |
结语 | 第120-12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6-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38-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