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蚕桑论文--蚕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原虫病论文

蓖麻蚕微孢子虫与蓝莹叶甲微孢子虫形态学与分类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微孢子虫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微孢子虫的进化与分类地位第15-16页
     ·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第16-17页
     ·微孢子虫的生活史第17-18页
     ·分子生物学分类第18页
     ·微孢子虫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第18-19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第19-21页
第2章 蓖麻蚕微孢子虫形态学与分类学的研究第21-48页
   ·实验材料第21-24页
     ·蓖麻蚕微孢子虫第21页
     ·载体、酶、宿主菌与主要试剂第21页
     ·常用溶液和缓冲液的配制第21-23页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3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第23-24页
   ·实验方法第24-31页
     ·蓖麻蚕微孢子虫的纯化第24页
     ·蓖麻蚕微孢子虫大小的测量第24页
     ·扫描电镜的观察第24-25页
     ·超微结构的观察第25页
     ·DNA 的抽提第25-26页
     ·基因克隆的常规实验操作方法第26-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45页
     ·形态学观察第31-33页
     ·核糖体基因全序列的克隆与系统进化分析第33-39页
     ·α微管蛋白基因和β微管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第39-45页
   ·讨论第45-48页
第3章 蓝莹叶甲微孢子虫形态学与分类学的研究第48-58页
   ·实验材料第48页
     ·材料第48页
     ·主要仪器第48页
   ·实验方法第48-50页
     ·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的观察第48页
     ·核糖体基因全序列的克隆第48-49页
     ·构建系统进化树并分析rRNA 基因序列第49-50页
     ·构建二级结构第50页
   ·结果与分析第50-56页
     ·形态与大小第50-51页
     ·超微结构观察第51-52页
     ·核糖体基因扩增结果与排列顺序第52-53页
     ·系统进化树分析第53-55页
     ·蓝萤叶甲微孢子虫 5S rRNA 的二级结构第55-56页
   ·讨论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1蓖麻蚕微孢子虫核糖体基因全序列(FJ767862)第66-70页
附录2 蓝萤叶甲微孢子虫核糖体基因全序列(FJ969508)第70-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详细摘要第78-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桑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质构建
下一篇:家蚕黄茧近等基因系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