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3页 |
导论 | 第13-26页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13-17页 |
二、少数民族医与少数民族药的辩证关系和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三、少数民族药产业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第20-2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一章 少数民族药历史渊源 | 第26-45页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药简史 | 第26-36页 |
一、藏族药发展史 | 第26-28页 |
二、蒙古族药发展史 | 第28-29页 |
三、苗族药发展史 | 第29-32页 |
四、维吾尔族药发展史 | 第32-35页 |
五、彝族药发展史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药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 第36-39页 |
一、少数民族药产生于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生产过程中 | 第36-38页 |
二、少数民族药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制约 | 第38页 |
三、发展少数民族药有利于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少数民族药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统一 | 第39-41页 |
一、少数民族药促进了少数民族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的提高 | 第40页 |
二、少数民族药产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统一 | 第40-41页 |
三、少数民族药产业的发展是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 第41页 |
第四节 少数民族药以及少数民族药业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相统一 | 第41-45页 |
一、少数民族药具有地域性 | 第41-43页 |
二、少数民族药产生是少数民族劳动者与自然协调共处的产物 | 第43页 |
三、少数民族药的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 第43-45页 |
第二章 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现状 | 第45-68页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概况 | 第45-52页 |
一、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 | 第45-46页 |
二、部分民族的药产业发展现状 | 第46-52页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药产业呈现的总体特征 | 第52-55页 |
一、产业形态的多元性 | 第52页 |
二、产业水平的不平衡性 | 第52-53页 |
三、产业规模的局限性 | 第53-54页 |
四、产业发展思路的盲目性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第55-59页 |
一、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药产业模式概括 | 第55-57页 |
二、我国少数民族药产业模式特征 | 第57-58页 |
三、少数民族药产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8-59页 |
第四节 制约民族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59-68页 |
一、制约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人才因素 | 第59-60页 |
二、制约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技术因素 | 第60-61页 |
三、制约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资源因素 | 第61-63页 |
四、制约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观念因素 | 第63-64页 |
五、制约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制度因素 | 第64-66页 |
六、制约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资金因素 | 第66页 |
七、制约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市场因素 | 第66-68页 |
第三章 少数民族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68-85页 |
第一节 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意义 | 第68-72页 |
一、发展少数民族药产业的重要意义 | 第68-70页 |
二、发展少数民族药产业,有利于我国医药产业安全 | 第70-71页 |
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药产业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 | 第71-72页 |
第二节 世界药产业发展对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72-77页 |
一、世界药产业发展在指导思想上的发展趋势 | 第72-73页 |
二、外国制药企业对少数民族药的研发 | 第73-76页 |
三、我国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应紧跟世界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76-77页 |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77-81页 |
一、从自然经济向工业化生产转变 | 第77-78页 |
二、从医院制剂室向市场化制药企业发展 | 第78-79页 |
三、从高度分散到集约经营转变 | 第79-80页 |
四、从民族地区向全国范围发展 | 第80-81页 |
第四节 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 第81-85页 |
一、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特殊性 | 第81-83页 |
二、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要依循其特殊的发展规律 | 第83-85页 |
第四章 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85-137页 |
第一节 发展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应以企业为主体 | 第85-91页 |
一、支持建立现代化的少数民族药企业 | 第85-86页 |
二、重点扶持少数民族药龙头企业发展 | 第86-88页 |
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药民营企业 | 第88-89页 |
四、推进跨区域企业联合,实现少数民族药企业跨越式发展 | 第89-91页 |
第二节 完善少数民族药产业结构 | 第91-98页 |
一、构建以少数民族药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 第91-93页 |
二、加快产业资源整合,形成少数民族药产业竞争合力 | 第93-95页 |
三、建立与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保障系统 | 第95-97页 |
四、医药相生共促,培育少数民族药品牌 | 第97-98页 |
第三节 推进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 | 第98-106页 |
一、少数民族药产业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的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 | 第99-102页 |
二、内生外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 | 第102-104页 |
三、提高少数民族药自主创新能力 | 第104-106页 |
第四节 促进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 第106-111页 |
一、少数民族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第106-108页 |
二、少数民族药发展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 | 第108-110页 |
三、开发绿色产品,发展绿色少数民族药产业 | 第110-111页 |
第五节 加大少数民族药的保护与开发力度 | 第111-123页 |
一、少数民族药资源保护 | 第111-114页 |
二、少数民族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114-117页 |
三、少数民族药人才的保护 | 第117-119页 |
四、少数民族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 第119-120页 |
五、从少数民族药中寻找新药 | 第120-123页 |
第六节 完善少数民族药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 第123-137页 |
一、法律的保障 | 第123-125页 |
二、机制的保障 | 第125-127页 |
三、政策的保障 | 第127-130页 |
四、资金的保障 | 第130-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