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消费”的马克思主义解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2-13页 |
四、主体框架和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注释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消费模式与生态消费 | 第15-36页 |
一、消费与消费模式 | 第15-17页 |
1. "消费"这个概念 | 第15-16页 |
2. 关于"消费模式" | 第16-17页 |
二、生态平衡与消费模式的演变 | 第17-25页 |
1. 消费模式影响生态平衡 | 第17-18页 |
2. 消费模式的演变 | 第18-21页 |
3. 消费模式变迁原因分析 | 第21-25页 |
三、生态消费意味着什么? | 第25-34页 |
1. 生态与生态学 | 第25-26页 |
2. 消费和生态的"博弈" | 第26-28页 |
3. 国内有关生态消费的研究 | 第28-31页 |
4. "生态消费"试解 | 第31-34页 |
注释 | 第34-36页 |
第二章 马克思的消费思想 | 第36-59页 |
一、马克思消费思想的生态学背景 | 第36-39页 |
1. 国内有关马克思消费思想的研究 | 第36-37页 |
2. 马克思消费思想的生态学背景 | 第37-39页 |
二、马克思消费思想的哲学意蕴 | 第39-45页 |
1. 劳动异化:主体性的缺失 | 第40-41页 |
2. 需要异化:人与自然关系扭曲 | 第41-43页 |
3. 消费异化:从物的异化到自我异化 | 第43-45页 |
三、马克思消费思想的经济学分析 | 第45-49页 |
1. 消费思想在马克思经济学的位置 | 第45-46页 |
2. 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和"裂缝" | 第46-49页 |
四、资本主义消费模式批判 | 第49-55页 |
1. 消费变革产生新"问题域" | 第49-51页 |
2. 工人阶级消费模式的变化 | 第51-52页 |
3. 资产阶级控制手段的改变 | 第52页 |
4. 消费模式与生态危机 | 第52-55页 |
注释 | 第55-59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以后消费主义的社会批判和生态困境 | 第59-83页 |
一、现代消费主义 | 第59-65页 |
1. 从生产到消费的转向 | 第59-60页 |
2. 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径 | 第60-61页 |
3. 有效需求增加的物质条件 | 第61-63页 |
4. "异化消费"的表现 | 第63-65页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批判 | 第65-71页 |
1. 心理批判 | 第66-67页 |
2. 技术批判 | 第67页 |
3. 语言文化批判 | 第67-69页 |
4. 日常生活和节奏批判 | 第69-71页 |
三、消费社会的生态困境及求解 | 第71-83页 |
1. 消费社会的生态困境 | 第72-74页 |
2. 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的困境 | 第74-77页 |
3. 摆脱困境的未来社会设想 | 第77-83页 |
第四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论消费和消费模式 | 第83-103页 |
一、危机与消费 | 第83-90页 |
1. 消费主义延续资本主义 | 第83-84页 |
2. 现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 第84-85页 |
3. 消费展现的危机 | 第85-87页 |
4. 生态马克思主义异军突起 | 第87-90页 |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 第90-95页 |
1. 需要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 第90-92页 |
2. 生态马克思主义论需要 | 第92-95页 |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消费模式重建的设想 | 第95-100页 |
1. 消费模式重建的基础 | 第95-97页 |
2. 消费模式重建的要件 | 第97-100页 |
注释 | 第100-103页 |
第五章 适合中国的生态消费 | 第103-127页 |
一、发展与消费 | 第103-110页 |
1. 中西方发展和消费差异 | 第103-105页 |
2. 关于我国的消费模式 | 第105-110页 |
二、中国生态足迹与消费模式的选择 | 第110-119页 |
1. "生态足迹"在中国 | 第110-114页 |
2. 生态消费在中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14-117页 |
3. 基于生态足迹的消费模式选择 | 第117-119页 |
三、生态消费与生态文明 | 第119-126页 |
1. 生态消费的需要理念构建 | 第119-120页 |
2. 作为生态文明重要内容的生态消费 | 第120-122页 |
3. 促进适合我国发展水平的生态消费 | 第122-126页 |
注释 | 第126-127页 |
结束语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4页 |
后记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