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理论解读与制度建构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绪论第7-11页
 一、外国文献综述第7-8页
 二、我国文献综述第8-9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第9页
 四、本文的框架设计第9-11页
第一章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理论解读第11-22页
 第一节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第11-13页
  一、起源于英国第11-12页
  二、发展于美国第12-13页
 第二节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特征第13-15页
  一、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拥有代表性与代位性的双重属性第13-14页
  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弱化了公司独立人格和资本多数决原则第14-15页
  三、股东派生诉讼是一种事后救济制度第15页
  四、股东派生诉讼诉权的共益性第15页
 第三节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5-19页
  一、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法理基础第15-17页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法经济学基础第17-19页
 第四节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功能第19-21页
  一、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事后救济功能第19-20页
  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事先抑制功能第20页
  三、股东派生诉讼对我国的本土化功能第20-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境外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评析第22-39页
 第一节 关于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主体第22-29页
  一、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第22-26页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被告范围第26-27页
  三、各国关于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地位的规定第27-29页
 第二节 关于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程序第29-31页
  一、前置程序及其例外规定第29-30页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和解和撤销程序第30-31页
 第三节 关于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费用第31-35页
  一、诉讼费用的计算第31-32页
  二、诉讼费用的承担第32-33页
  三、诉讼费用担保制度第33-35页
 第四节 关于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结果承担第35-37页
  一、原告胜诉时的利益补偿第35-36页
  二、原告股东败诉的责任第36-37页
 第五节 外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7-38页
  一、立足国情,适度借鉴外国经验第37页
  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持相对鼓励态度第37-38页
  三、公司自治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原则第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对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现实考量第39-45页
 第一节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之产生与运行环境第39页
 第二节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之立法现状第39-41页
 第三节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之缺陷分析第41-44页
  一、主体资格规定的缺陷第41-43页
  二、诉讼程序规定的缺陷第43页
  三、诉讼费用和诉讼结果承担规定的缺陷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若干建议第45-54页
 第一节 明确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主体资格第45-47页
  一、完善原告主体资格第45-46页
  二、明确被告主体范围第46-47页
  三、确定公司诉讼地位第47页
 第二节 细化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诉讼程序第47-48页
  一、细化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前置程序第47-48页
  二、规定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和解和撤销程序第48页
 第三节 合理规定我国股东派生诉讼的诉讼费用第48-50页
  一、明确股东派生诉讼为非财产诉讼第49页
  二、赋予胜诉股东费用补偿请求权第49-50页
 第四节 合理设计我国股东派生诉讼诉讼结果的承担第50-51页
  一、确立比例性个别赔偿制度第50页
  二、明确恶意诉讼原告股东败诉时对公司的赔偿责任第50-51页
 第五节 完善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有益探索第51-53页
  一、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的保险制度第51-52页
  二、诉讼费用担保制度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结语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外资并购与我国经济安全的法律保护
下一篇:公司非破产清算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