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言 | 第7-8页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国内外环境 | 第8-16页 |
·辛亥革命未竟其功 | 第8-10页 |
·政治界和思想界的落后腐朽局面 | 第10-13页 |
·五四爱国运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 第13-14页 |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克思主义 | 第14-16页 |
第2章 “立志”追求“宇宙之真理” | 第16-25页 |
·毛泽东为何要立志? | 第16-17页 |
·毛泽东所立何志:改造社会 | 第17-19页 |
·为何毛泽东会以改造社会作为自己的志向 | 第19-22页 |
·究竟如何立“真志”? | 第22-23页 |
·毛泽东为何把大本大源作为立志的根本 | 第23-25页 |
第3章 树起“主义”大旗 | 第25-29页 |
·何谓“主义”:改造社会的根本主张 | 第25-26页 |
·追求“主义”源于探求“大本大源” | 第26-27页 |
·追求何种主义 | 第27-29页 |
第4章 选择俄式革命道路 | 第29-34页 |
·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 | 第29-30页 |
·选择俄式道路:“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 第30-32页 |
·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促使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 | 第32-34页 |
第5章 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 第34-45页 |
·青年毛泽东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阶级斗争理论 | 第34-38页 |
·青年毛泽东特别重视国情的研究 | 第38-42页 |
·毛泽东特别注重中国的现实阶级斗争的分析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