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引言第13-27页
   ·选题背景第13-15页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选题目的第15-16页
     ·选题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4页
     ·生态补偿概念的提出与演化第17-18页
     ·生态补偿理论基础的研究第18-20页
     ·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第20-21页
     ·生态补偿方式的研究第21-22页
     ·生态补偿评价和效应分析的进展第22-23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第23-24页
   ·研究结构第24-25页
   ·研究方法第25-27页
第1章 生态补偿机制解读第27-43页
   ·生态补偿的概念和类型第27-31页
     ·生态补偿的概念第27-28页
     ·生态补偿的类型第28-31页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第31-43页
     ·生态补偿机制的含义第31-33页
     ·生态补偿机制的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性质第33-34页
     ·生态补偿机制对主要利益主体的影响第34-35页
     ·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结构第35-43页
第2章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理论基础第43-61页
   ·外部性理论第43-49页
     ·外部性的定义第43页
     ·生态经济活动具有外部性第43-46页
     ·外部性理论是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手段的依据第46-49页
   ·公共物品理论第49-53页
     ·公共物品的含义第49-50页
     ·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服务第50-51页
     ·公共物品属性是选择生态补偿政策途径的基础第51-53页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第53-56页
     ·环境资源价值的理论阐释第53-54页
     ·环境资源价值的构成第54-55页
     ·环境资源价值是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第55-56页
   ·生态经济系统控制论第56-61页
     ·生态经济系统具有可控性第56-58页
     ·生态经济系统控制论是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和设计的重要依据第58-61页
第3章 生态补偿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第61-77页
   ·国际生态补偿的发展历程第61-62页
   ·国际生态补偿的实践第62-67页
     ·国际生态补偿的主要领域第62-64页
     ·国际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第64-66页
     ·国际生态补偿实践的经验借鉴第66-67页
   ·国际生态补偿相关政策第67-77页
     ·欧盟生态补偿的主要政策内容和管理机制第67-71页
     ·德国、捷克关于易北河的生态补偿机制第71-72页
     ·美国土地休耕的保护储备计划第72-73页
     ·荷兰高速公路项目的生态补偿政策第73-74页
     ·菲律宾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第74-75页
     ·国际生态补偿政策的经验借鉴第75-77页
第4章 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与相关政策第77-97页
   ·中国生态补偿实践的总体情况第77-88页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政府手段第77-79页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市场手段第79-84页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总体评价第84-88页
   ·中国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综述第88-97页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第88-89页
     ·国家实施生态补偿的相关政策第89-93页
     ·我国生态补偿相关政策的总体评价第93-97页
第5章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设计第97-125页
   ·我国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第97-98页
   ·我国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第98-101页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原则、标准与方法第101-105页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原则第101-102页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标准第102-103页
     ·生态补偿机制的设计方法第103-105页
   ·我国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第105-109页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总体部署第105-106页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结构要件第106页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评价第106-108页
     ·国家生态补偿机制运行效果的完善第108-109页
   ·国家生态补偿责任确立机制的设计第109-113页
     ·明确生态补偿主体的确定原则第109-110页
     ·建立权属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第110-112页
     ·完善生态补偿责任机制的法律安排第112-113页
   ·国家生态补偿范围界定机制的设计第113-115页
     ·生态补偿问题的类别第113-114页
     ·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与政府职责第114-115页
   ·国家生态补偿标准确定机制的设计第115-119页
     ·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方法第115-116页
     ·我国几个典型领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第116-119页
   ·国家生态补偿政策选择机制的设计第119-123页
     ·正确选择政府补偿机制第119-121页
     ·正确选择市场补偿机制第121-123页
   ·国家生态补偿保障制度的设计第123-125页
第6章 生态补偿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第125-147页
   ·生态补偿经济制度建设第125-131页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125-127页
     ·生态补偿费制度第127-129页
     ·生态税制度第129-130页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第130-131页
   ·生态补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第131-134页
     ·生态补偿资金规划管理制度第132页
     ·生态补偿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第132-133页
     ·生态补偿资金效果评价管理制度第133-134页
   ·生态补偿管理制度建设第134-137页
     ·我国生态补偿管理模式的框架设计第134-136页
     ·完善生态补偿管理相关制度第136-137页
   ·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第137-142页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建议第137-140页
     ·建立完备的生态补偿责任制度第140-141页
     ·建立生态补偿的救济制度第141-142页
   ·生态补偿社会制度建设第142-147页
     ·发动公众的自觉参与第142-143页
     ·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机制第143-144页
     ·加强生态补偿的宣传教育第144-145页
     ·扶植绿色社团第145-147页
第7章 几个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索第147-171页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第147-152页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设计第152-156页
   ·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第156-161页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第161-166页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设计第166-171页
结论第171-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7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79-181页
致谢第181-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网络性质及传播动力学行为研究
下一篇:受限空间内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生长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