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6页 |
·丙烯的应用和目前供需概况 | 第15页 |
·丙烷转化为丙烯的途径 | 第15-20页 |
·直接催化脱氢 | 第15-17页 |
·分子氧氧化脱氢 | 第17-18页 |
·二氧化碳氧化脱氢 | 第18-20页 |
·丙烷二氧化碳氧化脱氢催化体系介绍 | 第20-28页 |
·各类用于低链烷烃CO_2气氛下脱氢的催化体系概述 | 第20-22页 |
·镓系催化体系 | 第22-28页 |
·镓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镓系催化剂的脱氢原理 | 第24-26页 |
·Ga_2O_3-Al_2O_3固溶体 | 第26-28页 |
·铟基氧化物催化剂的基本性质 | 第28-30页 |
·氧化铟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 第28-29页 |
·氧化铟在催化中的应用 | 第29页 |
·氧化铟催化剂在脱氢反应中前途的展望 | 第29-30页 |
·本论文的指导思想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46-52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46-47页 |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47-50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47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 | 第47页 |
·比表面测试(BET) | 第47页 |
·固态~(71)Ga和~(27)Al核磁共振(Solid-state ~(71)Ga&~(27)Al MAS NMR) | 第47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47-48页 |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48页 |
·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48页 |
·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 | 第48页 |
·吡啶吸附FT-IR光谱 | 第48页 |
·丙烯脉冲测试 | 第48-49页 |
·热重分析(TG) | 第49-50页 |
·活性测试 | 第50-52页 |
·丙烷脱氢活性评价 | 第50-51页 |
·CO_2-H_2程序升温活性测试 | 第51-52页 |
第三章 Ga_2O_3-Al_2O_3固溶体用于CO_2气氛下催化丙烷脱氢制丙烯研究 | 第52-74页 |
·引言 | 第52页 |
·Ga_2O_3-Al_2O_3固溶体的制备 | 第52-53页 |
·Ga_2O_3-Al_2O_3固溶体的表征 | 第53-59页 |
·Ga_2O_3-Al_2O_3固溶体的结构特征研究 | 第53-56页 |
·Ga_2O_3-Al_2O_3固溶体的表面酸性质 | 第56-59页 |
·Ga_2O_3-Al_2O_3固溶体催化活性结果 | 第59-68页 |
·丙烷脱氢活性 | 第59-63页 |
·Ga_2O_3-Al_2O_3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再生实验 | 第63-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第四章 In_2O_3-Al_2O_3复合氧化物体系用于丙烷脱氢制丙烯的研究 | 第74-105页 |
·引言 | 第74-75页 |
·In-M-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 | 第75-76页 |
·丙烷脱氢活性研究 | 第76-84页 |
·In-M-O催化剂脱氢活性的比较 | 第76-77页 |
·In_2O_3-Al_2O_3复合氧化物的脱氢活性 | 第77-82页 |
·In_2O_3-Al_2O_3复合氧化物稳定性与再生活性 | 第82-84页 |
·In_2O_3-Al_2O_3复合氧化物的表征研究 | 第84-94页 |
·结构表征 | 第84-87页 |
·酸碱性性质表征 | 第87-90页 |
·氧化还原性质和XPS研究 | 第90-94页 |
·活性中心与构效关系探讨 | 第94-98页 |
·小结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5页 |
第五章 CO_2气氛下丙烷催化脱氢反应中负载型In_2O_3催化剂载体效应研究 | 第105-125页 |
·引言 | 第105-106页 |
·负载型In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106-107页 |
·催化剂表征研究 | 第107-114页 |
·XRD结果 | 第107-108页 |
·氧化还原性质和XPS表征 | 第108-111页 |
·酸碱性表征 | 第111-114页 |
·催化丙烷脱氢活性与讨论 | 第114-120页 |
·小结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个人简历 | 第127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