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2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0-12页 |
| 2 政治合法性的基本理论 | 第12-16页 |
| ·政治合法性的概念及内涵 | 第12-15页 |
|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 第15-16页 |
| 3 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基础的历史变迁 | 第16-21页 |
| ·意识形态为主的政治合法性基础阶段(1949-1978 年) | 第16-19页 |
| ·经济绩效为主的政治合法性基础阶段(1978—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 第19-21页 |
| 4 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合法性危机 | 第21-32页 |
| ·政治整合的危机 | 第21-23页 |
| ·农村基层政权的涣散与瘫痪 | 第22页 |
| ·宗族势力侵入农村政治领域 | 第22-23页 |
| ·政治参与的危机 | 第23-25页 |
| ·农民政治参与缺乏目标性 | 第23-24页 |
| ·农民对政治参与表现冷漠 | 第24页 |
|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扩大趋势 | 第24-25页 |
| ·政治文化的危机 | 第25-28页 |
| ·村落家族文化的复兴与影响 | 第25-26页 |
| ·农民民主意识淡薄 | 第26-27页 |
| ·农民法治意识缺乏 | 第27-28页 |
| ·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危机 | 第28-29页 |
| ·农村基层政府职能范围广但有效服务少 | 第28页 |
|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短缺 | 第28-29页 |
| ·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危机 | 第29-30页 |
| ·农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 第29-30页 |
| ·严重的村级债务问题影响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 第30页 |
| ·基层腐败加剧政治合法性危机 | 第30-32页 |
| 5 巩固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的路径选择 | 第32-39页 |
| ·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32-34页 |
| ·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 第32-33页 |
| ·坚持和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第33-34页 |
| ·深化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 第34-36页 |
| ·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 | 第34-35页 |
| ·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障服务 | 第35页 |
| ·转变行政管理方式 | 第35-36页 |
| ·推进以村民自治为中心的制度建设 | 第36-39页 |
| ·妥善处理乡村关系 | 第37页 |
| ·加快村民自治配套制度的建设 | 第37-38页 |
| ·积极稳妥发展农村民间组织 | 第38-39页 |
| 结语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