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矿产资源保护立法概述 | 第14-16页 |
2.1 矿产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 第14页 |
2.1.1 矿产资源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矿产资源的特点 | 第14页 |
2.2 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2.2.1 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 第14页 |
2.2.2 开采活动中产生的问题 | 第14-15页 |
2.3 我国矿产资源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3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现状与主要缺陷 | 第16-21页 |
3.1 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现状 | 第16-17页 |
3.1.1 宪法关于矿产资源保护的规定 | 第16-17页 |
3.1.2 矿产资源法 | 第17页 |
3.1.3 保护矿产资源的行政法规 | 第17页 |
3.2 矿产资源立法的主要缺陷 | 第17-21页 |
3.2.1 《矿产资源法》立法定位尚需适应性调整 | 第17-18页 |
3.2.2 税费体制无法实现有效使用矿产资源的目标 | 第18页 |
3.2.3 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制度不合理 | 第18页 |
3.2.4 战略储备制度不健全 | 第18-19页 |
3.2.5 矿产资源法律责任制度不健全 | 第19-21页 |
4 国外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经验及其借鉴 | 第21-25页 |
4.1 矿产资源保护立法规定 | 第21-23页 |
4.1.1 美国的保护立法规定 | 第21页 |
4.1.2 澳大利亚的保护立法规定 | 第21-22页 |
4.1.3 加拿大的保护立法规定 | 第22-23页 |
4.2 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经验总结 | 第23-25页 |
4.2.1 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理念先进 | 第23页 |
4.2.2 矿产资源法律体系完备 | 第23页 |
4.2.3 重视矿产资源储备立法 | 第23-25页 |
5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建议 | 第25-33页 |
5.1 确立矿产资源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25-28页 |
5.1.1 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 第25-26页 |
5.1.2 矿产资源区域开发原则 | 第26-28页 |
5.2 我国矿产资源法律保护制度的具体立法措施 | 第28-33页 |
5.2.1 严格矿业权管理制度规定 | 第28页 |
5.2.2 强化矿产资源规划制度 | 第28-29页 |
5.2.3 重新设计矿产资源税费金制度 | 第29页 |
5.2.4 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储备制度 | 第29-30页 |
5.2.5 完善矿业权民事责任制度 | 第30-31页 |
5.2.6 完善行政救济制度 | 第31-32页 |
5.2.7 完善刑事责任制度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