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0页 |
第一部分 长春新碱对阿霉素诱导的足细胞损伤的治疗作用 | 第20-36页 |
研究背景 | 第20-2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2-25页 |
一、足细胞的培养和处理 | 第22-23页 |
二、足细胞F-肌动蛋白荧光染色 | 第23-24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24-25页 |
结果 | 第25-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第二部分 长春新碱对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的治疗作用 | 第36-51页 |
研究背景 | 第36-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一、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的制备 | 第37页 |
二、长春新碱对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的治疗 | 第37页 |
三、血尿生化检查 | 第37-38页 |
四、肾脏病理检查 | 第38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38页 |
结果 | 第38-48页 |
一、阿霉素诱导大鼠肾病模型建立 | 第38-39页 |
二、长春新碱可治疗阿霉素诱导的肾病大鼠 | 第39-48页 |
讨论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三部分 长春新碱对小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的治疗作用 | 第51-58页 |
研究背景 | 第51-5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2页 |
一、小鼠阿霉素肾病模型的制备 | 第52页 |
二、长春新碱对阿霉素肾病小鼠的治疗 | 第52页 |
三、血尿生化检查 | 第52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52页 |
结果 | 第52-55页 |
一、阿霉素诱导的小鼠肾病模型尿蛋白可自行缓解 | 第52-53页 |
二、较长时间的地塞米松治疗可能会使小鼠尿蛋白的产生增加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四部分 长春新碱治疗阿霉素肾病的机制研究 | 第58-105页 |
研究背景 | 第59-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1-72页 |
一、qRT-PCR分析 | 第61-66页 |
二、免疫蛋白印迹 | 第66-71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71-72页 |
结果 | 第72-93页 |
一、qRT-PCR分析 | 第72-89页 |
二、免疫蛋白印迹 | 第89-93页 |
讨论 | 第93-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结论 | 第105页 |
局限性和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学术论文目录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