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英文摘要 | 第3-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1.库欣综合征/库欣病的大脑结构异常的MRI研究 | 第11-13页 |
2.库欣综合征/库欣病的代谢异常的MRI研究 | 第13-14页 |
3.库欣综合征/库欣病的功能异常的MRI研究 | 第14-15页 |
4.库欣病/库欣综合征大脑磁共振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库欣病自发性脑活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 第16-68页 |
1.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8-2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8-20页 |
1.2 磁共振成像过程 | 第20-21页 |
1.3 磁共振数据预处理过程和步骤 | 第21-22页 |
1.4 低频振幅(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的数据计算过程 | 第22-23页 |
1.5 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 | 第23-29页 |
2.结果 | 第29-59页 |
2.1 被试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 | 第29-30页 |
2.2 组内自发性脑活动分析 | 第30-31页 |
2.3 组间差异分析 | 第31-48页 |
2.4 相关性分析 | 第48-59页 |
3.讨论 | 第59-67页 |
3.1 急性库欣病患者,缓解库欣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组间差异 | 第59-61页 |
3.2 库欣病患者在高糖皮质激素状态纠正后的自发性脑活动的缓解倾向 | 第61-62页 |
3.3 其他的可能的干扰因素 | 第62-63页 |
3.4 功能磁共振结果与激素水平的直接相关性 | 第63-64页 |
3.5 低频振幅和局部一致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64-65页 |
3.6 单样本t检验结果的分析 | 第65页 |
3.7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第65-67页 |
4.结论 | 第67-68页 |
第二章 库欣病脑微结构变化的弥散峰度成像研究 | 第68-93页 |
1.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70-76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70-72页 |
1.2 磁共振成像过程 | 第72-74页 |
1.3 弥散峰度成像磁共振数据预处理过程和步骤 | 第74-75页 |
1.4 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 | 第75-76页 |
2.结果 | 第76-88页 |
2.1 被试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 | 第76-78页 |
2.2 被试者的组间的白质差异 | 第78-80页 |
2.3 被试者的组间的灰质差异 | 第80-84页 |
2.4 被试者的组间的灰白质差异的重叠区域 | 第84-87页 |
2.5 急性库欣病患者弥散峰度成像异常变化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87-88页 |
3.讨论 | 第88-92页 |
4.结论 | 第92-93页 |
第三章 库欣病术后结构缓解可能性研究 | 第93-110页 |
1.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94-99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94-96页 |
1.2 磁共振成像过程 | 第96-97页 |
1.3 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 | 第97-99页 |
2.结果 | 第99-104页 |
2.1 被试者的一般情况和临床特征 | 第99-100页 |
2.2 体素水平(Voxel-wise)VBM的组间差异(方差分析) | 第100-102页 |
2.3 感兴趣区水平(ROI-wise)VBM的两两比较分析(Post-hoc) | 第102-103页 |
2.4 缓解库欣病患者异常灰质变化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103-104页 |
3.讨论 | 第104-109页 |
3.1 主要发现 | 第104-105页 |
3.2 高皮质醇状态纠正后短期内的灰质体积缓解 | 第105-106页 |
3.3 短期缓解库欣病患者的灰质体积变化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 | 第106页 |
3.4 短期缓解库欣病患者的双侧尾状核体积增大 | 第106-107页 |
3.5 其他的可能的干扰因素 | 第107-108页 |
3.6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第108-109页 |
4.结论 | 第109-110页 |
全文结论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