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各种体制的导航系统论文

多运动平台协同导航的分散式算法研究

摘要第1-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8页
   ·研究背景第18-21页
   ·多运动平台协同导航的相关研究第21-22页
   ·分散式数据融合技术第22-26页
     ·多传感器目标跟踪第24-25页
     ·传感器网络的校准第25-26页
   ·分散式协同导航算法研究第26-29页
   ·贝叶斯网络推理算法第29-32页
     ·算法分类第30-32页
     ·几种推理算法第32页
   ·机器人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的启示第32-33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第35-38页
第二章 多运动平台协同导航的数学模型第38-50页
   ·协同导航系统特征分析第38-39页
   ·协同导航的状态空间模型第39-43页
     ·单平台的状态空间模型第39-41页
     ·平台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第41-42页
     ·状态空间模型小结第42-43页
   ·协同导航的概率图模型第43-49页
     ·概率图模型第43页
     ·动态贝叶斯网络表达第43-46页
     ·马尔可夫随机场第46-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协同导航增广信息滤波算法第50-66页
   ·协同导航的高斯滤波第50-58页
     ·高斯滤波第50-51页
     ·矩参数表达第51-54页
     ·信息参数表达第54-58页
   ·协同导航的增广信息滤波第58-60页
   ·基于矩阵分解的状态恢复算法第60-62页
     ·均值恢复第60-61页
     ·协方差按列恢复第61页
     ·稀疏协方差恢复第61-62页
   ·增广信息滤波的马尔可夫随机场第62-63页
   ·小结第63-66页
第四章 协同导航分散式增广信息滤波算法设计第66-98页
   ·单平台局部数据融合第66-69页
     ·状态添加第66-68页
     ·观测更新第68页
     ·状态消元第68-69页
   ·分布式递增Cholesky 修正算法第69-78页
     ·矩阵的Cholesky 分解第69-70页
     ·递增Cholesky 修正第70-72页
     ·递增的状态恢复第72-73页
     ·分布式递增Cholesky 修正第73-77页
     ·关于选取Cholesky 分解算法的讨论第77-78页
   ·基于递增Cholesky 修正的分散式状态恢复第78-86页
     ·递增Cholesky 修正第79-84页
     ·状态恢复第84-85页
     ·存储管理第85-86页
   ·算法框架及性能分析第86-90页
     ·算法框架第86-88页
     ·性能指标第88-89页
     ·性能分析第89-90页
   ·仿真实验第90-93页
   ·比较:分散式卡尔曼滤波(DKF)第93-95页
   ·小结第95-98页
第五章 高斯动态贝叶斯网络推理算法设计第98-144页
   ·引言第98-100页
   ·联合树及其构造第100-104页
     ·概率图消元第100-102页
     ·联合树的构造第102-104页
   ·离散贝叶斯网络联合树算法第104-110页
     ·运算定义第106-107页
     ·证据引入第107页
     ·消息传递策略第107-110页
   ·高斯贝叶斯网络信息参数联合树算法第110-115页
     ·势函数第111-112页
     ·证据引入第112-113页
     ·势函数运算第113-114页
     ·算例第114-115页
   ·高斯贝叶斯网络矩参数懒惰推理算法设计第115-135页
     ·研究动机第115页
     ·矩参数的推理特点第115-118页
     ·利用有向图信息第118-122页
     ·联合树相关操作第122-124页
     ·懒惰算法设计第124-133页
     ·算法分析第133-135页
   ·动态贝叶斯网络递增推理算法设计第135-139页
     ·前向界面算法第135-136页
     ·递增动态联合树算法设计第136-139页
   ·仿真算例第139-140页
   ·小结第140-144页
第六章 协同导航分散式联合树算法设计第144-164页
   ·算法框架第144-146页
   ·算法实现第146-149页
     ·消元顺序的选取第147-148页
     ·连接树的建立第148-149页
     ·消息传递第149页
   ·算法性能分析第149-156页
     ·计算复杂度分析第150-153页
     ·通信复杂度分析第153-155页
     ·工作负载的均衡第155页
     ·比较:前向界面算法第155-156页
   ·比较:DKF 与 DJT(M)第156-159页
   ·比较:DAIF 与 DJT(I)第159-161页
     ·矩阵分解与消元第159-160页
     ·复杂度比较第160-161页
   ·综合分析第161-162页
   ·小结第162-164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64-168页
   ·论文工作总结第164-166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66-168页
致谢第168-170页
参考文献第170-180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80-182页
附录A 高斯分布的矩参数和信息参数表达及概率推演第182-188页
 A.1 高斯分布的矩参数和信息参数第182-183页
 A.2 边缘分布第183-184页
 A.3 条件分布第184页
 A.4 联合分布第184-185页
 A.5 观测融合第185-188页
附录B Cholesky分解算法第188-190页
 B.1 向上看 Cholesky 分解算法第188页
 B.2 向左看 Cholesky 分解算法第188-189页
 B.3 向右看 Cholesky 分解算法第189-190页
附录C 图论基本概念及最小生成树算法第190-191页
 C.1 一些图论的概念第190-191页
 C.2 最小生成树算法第191页

论文共1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雷达极化中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下一篇:雷达目标微动特征提取与估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