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1.1.1 生物质及其资源化利用 | 第13页 |
1.1.2 生物油及其转化利用 | 第13-17页 |
1.2 生物油脱氧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2.1 生物油加氢脱氧 | 第17-19页 |
1.2.2 生物油中含氧化合物的加氢脱氧 | 第19-21页 |
1.3 生物油中酚类化合物的脱氧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3.1 均相脱氧反应 | 第22-24页 |
1.3.2 非均相脱氧 | 第24-27页 |
1.4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1.4.1 立题依据 | 第27-2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30-36页 |
2.1 实验原料与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30-31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0-31页 |
2.1.2 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31页 |
2.2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装置及产物分析方法 | 第31-34页 |
2.2.1 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装置 | 第31-33页 |
2.2.2 产物分析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2.3 催化剂表征手段及方法 | 第34-36页 |
2.3.1 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XRD) | 第34页 |
2.3.2 程序升温脱附(TPD) | 第34页 |
2.3.3 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孔结构测定 | 第34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34-35页 |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第35页 |
2.3.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不同载体负载Zn催化剂上愈创木酚加氢脱氧研究 | 第36-50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3.2.1 催化剂制备 | 第36-37页 |
3.2.2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评价 | 第3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9页 |
3.3.1 不同类型载体对Zn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37-44页 |
3.3.1.1 催化剂性质的表征 | 第37-42页 |
3.3.1.2 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 | 第42-44页 |
3.3.2 Si/Al比及Na离子改性对HZSM-5负载Zn的影响 | 第44-49页 |
3.3.2.1 催化剂性质的表征 | 第44-47页 |
3.3.2.2 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助剂对Zn/HZSM-5催化剂上愈创木酚加氢脱氧性能的调变研究 | 第50-70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4.2.1 催化剂制备 | 第50-51页 |
4.2.2 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评价 | 第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8页 |
4.3.1 助剂对Zn/HZSM-5催化剂的影响 | 第51-59页 |
4.3.1.1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1-56页 |
4.3.1.2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第56-59页 |
4.3.2 不同Zn/Mo比对ZnMo/HZSM-5催化剂的影响 | 第59-68页 |
4.3.2.1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9-64页 |
4.3.2.2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第64-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总结 | 第70-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
硕士期间申请专利、论文投稿及发表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