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同名经穴配合胃、大肠募穴对重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影响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1.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2页 |
3. 纳入标准 | 第12-13页 |
4.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5. 脱落标准 | 第13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13-16页 |
1. 对照组(药物组) | 第13页 |
2. 治疗组(针药组) | 第13-14页 |
3. 临床观察方法 | 第14-16页 |
二、研究结果 | 第16-19页 |
(一) 入组时两组的临床资料 | 第16页 |
(二) 治疗后两组的临床资料对比 | 第16-19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19-27页 |
(一) 中医学对急性胃肠损伤(AGI)的认识 | 第19-20页 |
1. 中医学对急性胃肠损伤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9-20页 |
(二) 现代医学对急性胃肠损伤的认识 | 第20-21页 |
(三) 针刺对急性胃肠损伤的治疗作用的认识 | 第21-24页 |
1. 针刺对急性胃肠损伤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处方配穴 | 第21-23页 |
2. 针刺治疗急性胃肠损伤的现代研究及临床运用 | 第23-24页 |
(四) 中药方剂对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研究 | 第24-25页 |
(五) 关于结果的讨论 | 第25页 |
(六) 小结 | 第25-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附图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文献综述 | 第33-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