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0-13页 |
第2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 第13-17页 |
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 | 第13页 |
2.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2.2.1 契约论 | 第13-14页 |
2.2.2 交易成本论 | 第14-15页 |
2.2.3 信息不对称论 | 第15页 |
2.2.4 有效市场假说论 | 第15-17页 |
第3章 美国和日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考察 | 第17-23页 |
3.1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现状考察 | 第17-21页 |
3.1.1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 | 第17页 |
3.1.2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 第17-18页 |
3.1.3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3.1.4 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0-21页 |
3.2 日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现状考察 | 第21-23页 |
3.2.1 日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的历程 | 第21-22页 |
3.2.2 日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2页 |
3.2.3 日本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3页 |
第4章 从万家文化收购案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3-35页 |
4.1 对万家文化收购案的分析 | 第23-31页 |
4.1.1 基本案情 | 第23-25页 |
4.1.2 万家文化收购案造成的严重影响 | 第25-26页 |
4.1.3 万家文化收购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4.1.4 万家文化收购案最终处罚结果 | 第27-28页 |
4.1.5 万家文化收购案暴露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4.2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其他问题 | 第31-35页 |
4.2.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立法制度不健全 | 第31-32页 |
4.2.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制度缺失 | 第32页 |
4.2.3 证券业协会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4.2.4 行业协会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 第33-35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议 | 第35-40页 |
5.1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法律体系 | 第35-36页 |
5.2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 | 第36-37页 |
5.2.1 加强政府层面的监管 | 第36页 |
5.2.2 加强自律性层面的监管 | 第36-37页 |
5.3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结构 | 第37-38页 |
5.3.1 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 | 第37页 |
5.3.2 增加专业人士参加有关信息披露的相关会议 | 第37-38页 |
5.3.3 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 第38页 |
5.4 健全信息披露违规法律的民事责任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