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 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与应用 | 第10-11页 |
(二) 跨境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研究 | 第11-13页 |
(三) 综合评述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全球价值链管理及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理论 | 第17-21页 |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当前我国所处的价值链环节 | 第17-18页 |
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 第18-21页 |
(一) 全球价值链管理下的无形资产 | 第18-19页 |
(二)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 第19-21页 |
第三章 跨境企业利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案例分析 | 第21-31页 |
一、跨境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相关案例 | 第21-28页 |
(一) 依托组织架构转移利润——以麦当劳为例 | 第21-23页 |
(二) 通过协议分摊成本-以苹果公司为例 | 第23-25页 |
(三) 通过共享服务费转移利润——以A公司为例 | 第25-27页 |
(四) 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转移利润——以B公司为例 | 第27-28页 |
二、基于案例分析跨境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特点 | 第28-31页 |
(一) 构建组织架构形成利润转移的通道 | 第28-29页 |
(二) 通过无形资产形成利润转移载体 | 第29页 |
(三) 签订成本分摊协议作为利润转移的依据 | 第29-30页 |
(四) 利用国与国税制差异构成利润流动通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国际规范及我国的主张 | 第31-37页 |
一、国际规范与规则 | 第31-33页 |
(一) 无形资产的界定范围 | 第31-32页 |
(二)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方法的选择 | 第32页 |
(三) 成本分摊协议的规定 | 第32-33页 |
二、我国当前的规范政策和办法 | 第33-37页 |
(一) 转让定价的调整方法 | 第33-34页 |
(二) 同期资料相关要求 | 第34-35页 |
(三) 成本分摊协议相关规定 | 第35页 |
(四) 大额对外支付费用管理 | 第35-37页 |
第五章 当前反跨境企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问题分析 | 第37-40页 |
一、税收与价值创造不匹配 | 第37页 |
二、尚未形成专门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体系 | 第37-38页 |
三、无形资产界定范围狭窄 | 第38页 |
四、利润分割法规则不完备 | 第38-39页 |
五、BEPS计划成果尚需进一步有机融入 | 第39-40页 |
第六章 实现价值创造与利润归属一致的治理完善思考 | 第40-46页 |
一、建立系统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 | 第40页 |
二、明确界定无形资产的定义和范围 | 第40-41页 |
三、规范无形资产收益归属的原则和方法 | 第41-42页 |
四、主张地域性特殊优势对无形资产价值创造的作用 | 第42页 |
五、完善利润分割法相关规定 | 第42-43页 |
六、加强成本分摊协议后续管理 | 第43-44页 |
七、持续关注BEPS计划以完善反避税建设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