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生态滤沟对城市道路径流及污染调控效果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科学意义与市场前景第12页
    1.2 生物滞留技术简介第12-13页
    1.3 生物滞留技术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对降雨径流水质净化效果第13-15页
        1.3.2 对径流水量的调控效果第15页
        1.3.3 模型模拟研究第15-16页
    1.4 生态滤沟系统组成第16-17页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第17-19页
        1.5.1 研究的目的第17页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西安市道路径流污染特征分析第19-28页
    2.1 径流污染物来源分析第19页
        2.1.1 下垫面类型第19页
        2.1.2 大气干湿沉降第19页
        2.1.3 人类活动第19页
    2.2 道路径流污染监测第19-21页
        2.2.1 采样点的布设第19-21页
        2.2.2 采样方法第21页
        2.2.3 水质指标的检测方法第21页
    2.3 道路径流污染特征分析第21-26页
        2.3.1 降雨及径流监测第21页
        2.3.2 典型场次降雨径流水质监测结果第21-24页
        2.3.3 多场次降雨径流水质监测结果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3 生态滤沟特殊填料吸附性能实验研究第28-41页
    3.1 静态吸附试验方案第28页
    3.2 静态吸附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8-33页
        3.2.1 氨氮吸附试验第28-30页
        3.2.2 总氮吸附试验第30-31页
        3.2.3 总磷吸附试验第31-32页
        3.2.4 COD吸附试验第32-33页
    3.3 吸附等温线拟合第33-39页
        3.3.1 氨氮吸附等温线拟合第34-35页
        3.3.2 总氮吸附等温线拟合第35-37页
        3.3.3 总磷吸附等温线拟合第37-38页
        3.3.4 COD吸附等温线拟合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生态滤沟调控道路径流的小试研究第41-61页
    4.1 生态滤沟小试方案设计第41-46页
        4.1.1 实验装置设计第41-42页
        4.1.2 试验设计第42-46页
    4.2 生态滤沟小试结果与分析第46-59页
        4.2.1 生态滤沟净化效果的评价指标第46页
        4.2.2 生态滤沟对径流量削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46-50页
        4.2.3 生态滤沟对COD净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50-53页
        4.2.4 生态滤沟对TN净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53-56页
        4.2.5 生态滤沟对TP净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56-59页
    4.3 本章小结第59-61页
5 生态滤沟调控道路径流的中试研究第61-111页
    5.1 生态滤沟中试方案设计第61-68页
        5.1.1 试验装置简介第61-63页
        5.1.2 试验设计第63-68页
    5.2 初步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8-84页
        5.2.1 生态滤沟净化效果的评价指标第68-69页
        5.2.2 初步试验结果第69-70页
        5.2.3 氮素的净化效果分析第70-76页
        5.2.4 磷素的净化效果分析第76-82页
        5.2.5 生态滤沟水量削减与污染负荷量削减分析第82-84页
    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第84-110页
        5.3.1 生态滤沟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4-97页
        5.3.2 正交试验净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第97-107页
        5.3.3 正交试验水量削减效果分析第107-110页
    5.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6 生态滤沟中试装置对氮磷净化效果统计分析与模拟第111-125页
    6.1 总氮与总磷净化效果统计分析第111-118页
        6.1.1 总氮净化效果回归分析第111-115页
        6.1.2 总磷净化效果回归分析第115-118页
    6.2 HYDRUS-1D模拟总氮及总磷的净化效果第118-123页
        6.2.1 参数的选择第118-119页
        6.2.2 TN模拟结果与分析第119-122页
        6.2.3 TP模拟结果与分析第122-123页
    6.3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7 生态滤沟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实例第125-147页
    7.1 生态滤沟的设计方法第125-137页
        7.1.1 设计降雨量第126-127页
        7.1.2 生态滤沟布置方式和系统结构第127-129页
        7.1.3 生态滤沟纵向结构及深度设计第129-130页
        7.1.4 生态滤沟表面积计算第130-135页
        7.1.5 入流口设计第135-136页
        7.1.6 溢流口设计第136-137页
        7.1.7 穿孔排水管布置第137页
        7.1.8 植物选择第137页
    7.2 工程实例第137-140页
        7.2.1 工程概况第137-138页
        7.2.2 现场装置监测结果分析第138-140页
    7.3 低影响设施建设效果整体评价第140-145页
        7.3.1 研究区域概况第140-141页
        7.3.2 评价方法的建立第141-142页
        7.3.3 评价结果分析第142-145页
    7.4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47-150页
    8.1 结论第147-148页
    8.2 创新点第148-149页
    8.3 展望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8页
附录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亏灌溉与营养调节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低频高功率脉冲电场构建及其对离子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