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15页 |
英文摘要 | 第15-18页 |
1 前言 | 第18-30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1.2.1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 第19-24页 |
1.2.2 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 | 第24-26页 |
1.3 抗盐指标 | 第26页 |
1.4 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措施 | 第26页 |
1.5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作物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1.6 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2.1.1 242份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 | 第30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30-31页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1-38页 |
2.3.1 抗盐指标测定 | 第31-32页 |
2.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2.3.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32页 |
2.3.4 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 | 第32页 |
2.3.5 活性氧含量的测定 | 第32页 |
2.3.6 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EL)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7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33页 |
2.3.8 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2.3.9 NO~(3-)、NO(2-)和NH~(4+)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2.3.10 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 第34页 |
2.3.11 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测定 | 第34页 |
2.3.12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34页 |
2.3.13 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2.3.14 激素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2.3.15 用于转录组分析样品的收集和RNA的分离 | 第35页 |
2.3.16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检测和Illumina测序 | 第35页 |
2.3.17 转录组生成数据和表达分析 | 第35-36页 |
2.3.18 转录组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第36页 |
2.3.19 转录因子(TF)的鉴定和分析 | 第36页 |
2.3.20 通过qRT-PCR验证RNA-seq数据 | 第36-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100页 |
3.1 玉米苗期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 第38-41页 |
3.1.1 耐盐系数和相关系数分析 | 第38-39页 |
3.1.2 主成分分析 | 第39-40页 |
3.1.3 各玉米自交系苗期耐盐性的综合评价 | 第40-41页 |
3.2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41-48页 |
3.2.1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3.2.2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42-45页 |
3.2.3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第45-48页 |
3.3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第48-57页 |
3.3.1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O~(2-)和H_2O_2 含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2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MDA含量和EL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3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SOD、POD和 CAT活性的影响 | 第50-52页 |
3.3.4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AsA-GSH循环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54页 |
3.3.5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非酶物质的影响 | 第54-57页 |
3.4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氮代谢的影响 | 第57-64页 |
3.4.1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NO~(3-)、NO~(2-)和NH~(4+)含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3.4.2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NR、NiR活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3.4.3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GS、GOGAT、NADH-MDH和 NAD-MDH活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3.4.4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GOT和 GPT活性的影响 | 第62-64页 |
3.5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64-66页 |
3.6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Na~+、K~+和K+/Na~+的影响 | 第66页 |
3.7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66-73页 |
3.7.1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IAA含量的影响 | 第66-68页 |
3.7.2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Z+ZR含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3.7.3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ABA含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3.7.4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IAA/(Z+ZR)的影响 | 第70-72页 |
3.7.5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IAA/ABA的影响 | 第72-73页 |
3.8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第73-100页 |
3.8.1 RNA-seq数据处理 | 第73-74页 |
3.8.2 盐胁迫下强耐盐型和盐高度敏感型玉米自交系的差异表达基因 | 第74-77页 |
3.8.3 盐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第77-79页 |
3.8.4 盐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 | 第79-80页 |
3.8.5 盐胁迫响应转录因子(TF)分析 | 第80-86页 |
3.8.6 盐胁迫下激素信号通路分析及关键基因的筛选 | 第86-95页 |
3.8.7 盐胁迫下活性氧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情况 | 第95-97页 |
3.8.8 qRT-PCR验证RNA-seq数据可靠性 | 第97-100页 |
4 讨论 | 第100-114页 |
4.1 玉米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与分类 | 第100-101页 |
4.2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1-103页 |
4.2.1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叶绿素含量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1-102页 |
4.2.2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2页 |
4.2.3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2-103页 |
4.3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3-105页 |
4.4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氮代谢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5-107页 |
4.4.1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NO~(3-)同化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5-106页 |
4.4.2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NH~(4+)同化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6-107页 |
4.4.3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转氨基作用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7页 |
4.5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渗透调节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7-108页 |
4.6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离子含量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8-109页 |
4.7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激素水平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09-110页 |
4.8 不同耐盐型玉米幼苗转录组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110-112页 |
4.9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2-114页 |
5 结论 | 第114-116页 |
附录 | 第116-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个人简历 | 第154-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