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氨基磺酸盐的CL-20两步合成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CL-20的传统合成工艺 | 第14-27页 |
1.2.1 CL-20的三步法工艺 | 第14-16页 |
1.2.2 HBIW的合成 | 第16-19页 |
1.2.3 HBIW的脱苄 | 第19-25页 |
1.2.4 CL-20的合成 | 第25-27页 |
1.3 CL-20的合成新工艺 | 第27-2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2 苄胺衍生物构建C-N键的理论研究 | 第31-53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计算内容和方法 | 第32-35页 |
2.2.1 苄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 | 第33页 |
2.2.2 氨基对质子的吸引 | 第33-34页 |
2.2.3 过渡态 | 第34-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52页 |
2.3.1 苄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 | 第35-43页 |
2.3.2 氨基对质子的吸引 | 第43-47页 |
2.3.3 过渡态 | 第47-5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3 苯甲酰胺衍生物构建C-N键的理论研究 | 第53-71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计算内容和方法 | 第53-54页 |
3.2.1 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 | 第53-54页 |
3.2.2 氨基对质子的吸引 | 第54页 |
3.2.3 过渡态 | 第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9页 |
3.3.1 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 | 第54-61页 |
3.3.2 氨基对质子的吸引 | 第61-66页 |
3.3.3 过渡态 | 第66-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4 苯磺酰胺衍生物构建C-N键的理论研究 | 第71-91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计算内容和方法 | 第72-73页 |
4.2.1 苯磺酰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 | 第72页 |
4.2.2 氨基对质子的吸引 | 第72页 |
4.2.3 过渡态 | 第72-7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3-89页 |
4.3.1 苯磺酰胺衍生物的分子结构 | 第73-80页 |
4.3.2 氨基对质子的吸引 | 第80-85页 |
4.3.3 过渡态 | 第85-8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5 基于氨基磺酸盐的笼型骨架的合成工艺研究 | 第91-101页 |
5.1 引言 | 第91-93页 |
5.2 HSIW的合成 | 第93-98页 |
5.2.1 实验 | 第93-95页 |
5.2.2 结果与讨论 | 第95-98页 |
5.3 硝化工艺可行性验证 | 第98-100页 |
5.3.1 实验 | 第98-99页 |
5.3.2 硝化产物的表征 | 第99-100页 |
5.4 HKIW的合成 | 第100页 |
5.5 HNaIW的合成 | 第10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6 基于氨基磺酸盐的笼型骨架的硝化工艺研究 | 第101-131页 |
6.1 引言 | 第101-103页 |
6.2 HSIW的硝化 | 第103-114页 |
6.2.1 实验 | 第103-104页 |
6.2.2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4页 |
6.3 HKIW的硝化 | 第114-123页 |
6.3.1 实验 | 第114-115页 |
6.3.2 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3页 |
6.4 HNaIW的硝化 | 第123-129页 |
6.4.1 实验 | 第123页 |
6.4.2 结果与讨论 | 第123-12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7 结论 | 第131-133页 |
7.1 结论 | 第131-132页 |
7.2 创新点 | 第132-133页 |
附录 | 第133-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