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海关及关税论文

企业“自报自缴”模式下海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研究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页
        1.2.3 研究述评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3.1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第18-19页
        1.4.1 可能的创新第18页
        1.4.2 研究不足第18-19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税收理论第19-23页
        2.1.1 最优税理论第19-20页
        2.1.2 税收征管博弈理论第20-22页
        2.1.3 税收激励理论第22-23页
    2.2 风险管理理论第23-26页
        2.2.1 风险管理理论第23-24页
        2.2.2 税收风险管理理论第24-26页
第3章 中国海关税收征管现状与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第26-36页
    3.1 国际贸易无纸化发展与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第26-27页
        3.1.1 国际贸易无纸化发展第26页
        3.1.2 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第26-27页
    3.2 海关税收征管模式的现状第27-30页
        3.2.1 企业纳税“自报自缴”模式第27-28页
        3.2.2 海关征税模式现状第28-30页
    3.3 海关税收征管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3.3.1 税收征管激励机制不健全第30-31页
        3.3.2 税收征管质量有待提高第31-32页
        3.3.3 征管理念转变不到位第32-33页
    3.4 建立海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第33-36页
        3.4.1 激励机制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的重要手段第33页
        3.4.2 激励机制是国家民生和税收征纳关系进入平等时代的需求第33-34页
        3.4.3 激励机制是海关税收实现财政职能和经济职能的需要第34页
        3.4.4 激励机制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34-36页
第4章 建立海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可行性与具体设想第36-51页
    4.1 建立海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可行性第36-37页
        4.1.1 海关具备提出税收征管政策改革的能力第36-37页
        4.1.2 海关大数据云平台具备技术支撑能力第37页
    4.2 国外税收征管制度经验借鉴第37-39页
        4.2.1 纳税信用等级制度第37-38页
        4.2.2 税务代理人制度第38-39页
    4.3 建立海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具体设想第39-47页
        4.3.1 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设定第39-42页
        4.3.2 健全纳税人属地管理制度第42-43页
        4.3.3 采取明确差别待遇的纳税激励措施第43-47页
    4.4 海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保障与风险控制第47-49页
        4.4.1 海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保障第47-48页
        4.4.2 海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风险控制第48-49页
    4.5 建立海关税收征管激励机制的预期效果第49-51页
        4.5.1 实现纳税遵从可以有效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第49-50页
        4.5.2 平等征纳关系能够促进海关提升经济职能第50页
        4.5.3 纳税信用评级促进海关融入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第50-51页
第5章 结论和展望第51-53页
    5.1 研究结论第51页
    5.2 研究展望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电影票房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下一篇:海关加工贸易监管风险管理研究--以威海海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