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打洛景来傣族稻米文化变迁的生态人类学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论 | 第9-25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 二、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1-12页 |
| (一) 研究理论 | 第11-12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五、相关的文献回顾 | 第12-25页 |
| (一) 稻米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12-18页 |
| (二) 生态人类学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 (三) 打洛的相关研究 | 第21-25页 |
| 第一章 景来村生计变化情况 | 第25-28页 |
|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稻米 | 第28-42页 |
| 一、稻米利用的多样化 | 第28-36页 |
| (一) 作为食物的利用 | 第28-33页 |
| (二) 作为饮品的利用 | 第33-35页 |
| (三) 稻米的其他用途 | 第35-36页 |
| 二、日常生活中稻米的功能 | 第36-42页 |
| (一) 满足生存的需求 | 第36-37页 |
| (二) 满足味觉的需要 | 第37-39页 |
| (三) 社会关系的媒介 | 第39-42页 |
| 第三章 傣族仪式中的稻米 | 第42-55页 |
| 一、人生礼仪中的稻米 | 第42-46页 |
| 二、节庆仪式中的稻米 | 第46-48页 |
| 三、宗教祭祀中的稻米 | 第48-55页 |
| 第四章 稻米文化的变迁 | 第55-63页 |
| 一、稻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 | 第55-56页 |
| 二、稻米在仪式中的式微趋势 | 第56-59页 |
| (一) 谷魂地位的变化 | 第57-58页 |
| (二) 稻米的减少与替代 | 第58-59页 |
| 三、生计变迁与稻米文化变迁 | 第59-63页 |
| 结语 | 第63-65页 |
| 附录 | 第65-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