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用事业管理法令论文

业主与业主委员会法律关系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前言第8-10页
一、业主与业主委员会及相关法律概念厘清第10-13页
    (一)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第10页
    (二) 业主第10-11页
    (三) 业主大会第11页
    (四) 业主委员会第11页
    (五) 其他相关法律概念第11-13页
        1. 物业服务企业第11-12页
        2. 居民委员会第12页
        3. 业主代表第12-13页
二、业主与业主委员会法律关系存在的问题第13-16页
    (一) 业主委员会主体性质不明,业主缺乏信任第13页
    (二) 业主委员会诉讼地位模糊,业主维权尴尬第13-14页
    (三) 业主委员会权责不对等,业主监督乏力第14-16页
        1. 业委会管理不透明第14页
        2. 业委会监督不完善第14页
        3. 业委会担责缺依据第14-16页
三、业主委员会法律主体性质界定第16-20页
    (一) 国内学界观点评析第16-17页
    (二) 域外立法经验借鉴第17-18页
        1. 法人模式第17页
        2. 非法人模式第17-18页
        3. 折衷主义模式(即附条件法人模式)第18页
        4. 判例实务上的法人资格模式第18页
    (三) 业主委员会法律主体性质之思考第18-20页
四、业主与业主委员会诉讼地位分析第20-23页
    (一) 国内学界观点评析第20页
    (二) 国内立法现状评析第20-21页
    (三) 域外立法经验借鉴第21页
    (四) 业主委员会诉讼地位之思考第21-23页
五、业主与业主委员会权责关系分析第23-26页
    (一) 国内学界观点评析第23页
    (二) 域外立法经验借鉴第23-24页
    (三) 业主与业主委员会权责关系之思考第24-26页
        1. 业主设立业主大会,业主大会行使共有权和共同管理权第24页
        2. 业委会经业主大会选举,并执行业主大会决议第24-25页
        3. 业委会权力来源于业主,其决议约束全体业主第25页
        4. 业委会受全体业主监督,承担法律责任第25-26页
六、业主与业主委员会法律关系立法构想第26-31页
    (一) 关于主体性质——业主团体法人化第26-27页
    (二) 关于诉讼地位——赋予业主委员会有限的诉讼权限第27页
    (三) 关于权责问题——明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责任第27-29页
        1. 侵权责任第28页
        2. 违约责任第28-29页
        3. 民事责任承担的资金来源问题第29页
    (四) 关于监督问题——完善业主对业主委员会的监督机制第29-31页
        1. 应利用好业主对业委会的监督作用第29-30页
        2. 设立业主内部监督机构第30页
        3. 实行业委会成员聘任制第30-31页
结语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在子女抚养案件中的应用与对策
下一篇:情谊行为引起的侵权责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