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第2章 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2.1 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1 监护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未成年人国家监护的定义 | 第13-14页 |
2.2 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性质 | 第14-15页 |
2.2.1 民事法律行为说 | 第14页 |
2.2.2 行政救助行为说 | 第14页 |
2.2.3 本文观点 | 第14-15页 |
2.3 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2.3.1 国家义务理论 | 第15页 |
2.3.2 福利国家理论 | 第15页 |
2.3.3 民法社会化理论 | 第15-16页 |
2.4 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6-17页 |
2.4.1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发展 | 第16页 |
2.4.2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发展 | 第16-17页 |
2.5 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具体功能 | 第17-19页 |
2.5.1 弥补家庭监护的缺陷 | 第17-18页 |
2.5.2 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第18页 |
2.5.3 促进社会的稳定 | 第18-19页 |
第3章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主体 | 第19-31页 |
3.1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主体的现状 | 第19-22页 |
3.1.1 立法现状 | 第19-21页 |
3.1.2 司法现状 | 第21-22页 |
3.2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3.2.1 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监护条件较差 | 第23页 |
3.2.2 民政部门的监护能力不足 | 第23-24页 |
3.2.3 国家监护主体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 第24-25页 |
3.3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主体的考察与启示 | 第25-27页 |
3.3.1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主体的考察 | 第25-27页 |
3.3.2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主体的启示 | 第27页 |
3.4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主体的建议 | 第27-31页 |
3.4.1 在村(居)委会内部成立监护小组 | 第27-28页 |
3.4.2 设立专门的行政机关 | 第28页 |
3.4.3 明确国家监护主体的法律责任 | 第28-31页 |
第4章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启动条件 | 第31-37页 |
4.1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启动条件的现状 | 第31-32页 |
4.1.1 立法现状 | 第31-32页 |
4.1.2 司法现状 | 第32页 |
4.2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启动条件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4.2.1 适用对象的范围较窄 | 第32-33页 |
4.2.2 监护侵害行为的情形不具体 | 第33页 |
4.3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启动条件的考察与启示 | 第33-35页 |
4.3.1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启动条件的考察 | 第33-35页 |
4.3.2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启动条件的启示 | 第35页 |
4.4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启动条件的建议 | 第35-37页 |
4.4.1 扩大国家监护适用对象的范围 | 第35页 |
4.4.2 明确监护侵害行为的具体情形 | 第35-37页 |
第5章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实施程序 | 第37-49页 |
5.1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实施程序的现状 | 第37-39页 |
5.1.1 立法现状 | 第37-38页 |
5.1.2 司法现状 | 第38-39页 |
5.2 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实施程序存在的问题 | 第39-42页 |
5.2.1 缺乏有效的监护监督机制 | 第39-40页 |
5.2.2 家庭收养的条件过高 | 第40-41页 |
5.2.3 家庭寄养制度存在缺陷 | 第41-42页 |
5.3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实施程序的考察与启示 | 第42-44页 |
5.3.1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实施程序的考察 | 第42-44页 |
5.3.2 域外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实施程序的启示 | 第44页 |
5.4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实施程序的建议 | 第44-49页 |
5.4.1 确立有效的监护监督制度 | 第44-46页 |
5.4.2 适当放宽家庭收养的条件 | 第46-47页 |
5.4.3 完善家庭寄养制度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