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于家堡金融区招商引资环境评价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8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3 对招商引资环境研究评述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第14页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4-18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6页
    2.1 概念部分第18-19页
        2.1.1 招商引资概念第18-19页
        2.1.2 投资环境概念第19页
    2.2 招商引资环境相关理论第19-22页
    2.3 构成招商引资环境的要素第22-26页
第3章 于家堡金融区招商引资环境现状第26-32页
    3.1 天津市滨海新区简介第26页
    3.2 于家堡金融区规划及现状第26-29页
        3.2.1 总体规划第26-27页
        3.2.2 开发步骤第27-28页
        3.2.3 政策环境第28页
        3.2.4 特色项目第28-29页
    3.3 于家堡金融区招商引资环境面临的机遇第29-30页
        3.3.1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和发展第29页
        3.3.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第29页
        3.3.3 滨海新区大力实施创新战略第29-30页
        3.3.4 于家堡区域首创“政府动态跟踪式服务体系”第30页
    3.4 于家堡金融区招商引资环境面临的挑战第30-32页
        3.4.1 外部环境和政策优势减弱第30页
        3.4.2 外源性优质资源被分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第30-32页
第4章 于家堡与陆家嘴区域招商引资环境比较分析第32-46页
    4.1 研究方法第32-34页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2-33页
        4.1.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3页
        4.1.3 指标数据库的建立及标准化处理第33-34页
        4.1.4 加权求和计算综合得分第34页
        4.1.5 对比分析研究第34页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4-46页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34页
        4.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第34-40页
        4.2.3 数据的收集及数据标准化处理第40-41页
        4.2.4 两地招商引资环境综合得分计算第41-43页
        4.2.5 两地区域招商引资环境比较第43-46页
第5章 于家堡金融区内招商引资环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46-58页
    5.1 分析方法第46页
    5.2 问卷调查评价指标的选取第46-49页
        5.2.1 政治法律环境第47页
        5.2.2 政务环境第47页
        5.2.3 经济市场环境第47页
        5.2.4 人文社会环境第47-48页
        5.2.5 公共服务环境第48页
        5.2.6 区位基础设施第48页
        5.2.7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8-49页
    5.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49-56页
        5.3.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第50页
        5.3.2 政务环境分析第50-51页
        5.3.3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第51页
        5.3.4 人文社会环境分析第51-52页
        5.3.5 公共服务环境分析第52-53页
        5.3.6 区位基础设施分析第53-54页
        5.3.7 招商引资环境的总体分析第54-56页
    5.4 专家访谈及企业反馈第56-57页
    5.5 制约于家堡金融区招商引资的主要原因第57-58页
第6章 于家堡金融区招商引资环境优化建议第58-62页
    6.1 招商引资环境优化原则第58页
    6.2 于家堡金融区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的对策第58-62页
        6.2.1 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第59-60页
        6.2.2 提升招商引资硬环境第60-61页
        6.2.3 增强招商引资“场效”环境第61-62页
结束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第68-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化天津市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合理低价中标的工程承包商投标报价决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