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2.1.1 政府预算约束 | 第15页 |
2.1.2 地方政府债务 | 第15-16页 |
2.1.3 地方融资平台 | 第16-17页 |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2.1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7-19页 |
2.2.2 博弈理论 | 第19-21页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21-26页 |
2.3.1 关于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关系的研究 | 第21-22页 |
2.3.2 关于预算软约束的不同表现形式及背后成因的研究 | 第22-25页 |
2.3.3 文献评述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地方政府债务与预算约束 | 第26-40页 |
3.1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与预算软约束 | 第26-28页 |
3.2 政府预算约束现状 | 第28-31页 |
3.3 预算约束软化成因 | 第31-40页 |
3.3.1 导致预算约束软化的客观因素分析 | 第31-37页 |
3.3.2 导致预算约束软化的主观因素分析 | 第37-40页 |
第四章 政府预算约束的国际比较与借鉴——以美国为例 | 第40-46页 |
4.1 美国地方政府硬化预算约束的措施 | 第40-43页 |
4.1.1 美国地方政府的预算软约束与过度负债问题 | 第40页 |
4.1.2 美国州与地方政府财政体制概述与预算软约束防范措施 | 第40-43页 |
4.2 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硬化预算约束措施经验做法的借鉴 | 第43-46页 |
第五章 强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过度负债的政策建议 | 第46-51页 |
5.1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制度 | 第46-47页 |
5.2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 | 第47-48页 |
5.2.1 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 第47页 |
5.2.2 提高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 | 第47-48页 |
5.3 转变政绩考核理念 | 第48页 |
5.4 推动地方融资平台转型,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 第48-50页 |
5.4.1 制定专门地方融资平台法规 | 第49页 |
5.4.2 逐步放开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举债权 | 第49页 |
5.4.3 地方融资平台转型需要结合国企改革 | 第49-50页 |
5.4.4 创新发展模式,为融资平台转型提供业务支持 | 第50页 |
5.5 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制度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研究生科研成果汇总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