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综述第10-18页
        1.2.1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理论研究第11-12页
        1.2.2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研究第12-15页
        1.2.3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评价模型的研究第15-17页
        1.2.4 简要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3页
        1.5.1 研究方法第20-22页
        1.5.2 研究技术路线第22-23页
    1.6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第23-24页
2 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第24-34页
    2.1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作用机理第24-29页
        2.1.1 相关基础理论第24-26页
        2.1.2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相互作用机理第26-29页
    2.2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与发展失衡第29-32页
        2.2.1 系统耦合的协调特征第29-31页
        2.2.2 系统发展失衡的特征第31-32页
    2.3 影响系统协调性的相关因素第32-34页
3 协调性评价模型的构建第34-46页
    3.1 指标体系设计之理论依据综述第34-37页
    3.2 有关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评说第37-38页
        3.2.1 铁路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考察第37页
        3.2.2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考察第37-38页
    3.3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8-43页
        3.3.1 铁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测算第38-41页
        3.3.2 构建耦合的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第41-43页
    3.4 铁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第43-46页
        3.4.1 灰色关联理论第43页
        3.4.2 构建灰色关联的速度、状态协调度评价模型第43-46页
4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实证分析第46-71页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指标选取第46-52页
        4.1.1 区域发展概况及数据来源第46-48页
        4.1.2 指标选取及其数据处理第48-52页
    4.2 铁路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实证结果及分析第52-71页
        4.2.1 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第52-63页
        4.2.2 灰色关联度的速度协调度评价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第63-66页
        4.2.3 灰色关联度的状态协调度评价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第66-71页
5 结论与建议第71-75页
    5.1 研究结论第71-72页
    5.2 对策建议第72-75页
        5.2.1 区域层面第72-73页
        5.2.2 国家层面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航运公司改善订舱临时取消的流程优化
下一篇:心理距离和损益框架对模糊规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