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传导和热膨胀性质实验表征和多尺度有限元分析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41页
    1.1 前言第17-18页
    1.2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分类第18-20页
    1.3 固体热传导与热膨胀第20-24页
        1.3.1 固体热传导概念、基本方程与测量方式第20-22页
        1.3.2 固体热膨胀概念、基本方程与测量方式第22-24页
    1.4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质研究进展第24-31页
        1.4.1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质研究进展第25-27页
        1.4.2 二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质研究进展第27-29页
        1.4.3 三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质研究进展第29-31页
    1.5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质研究进展第31-36页
        1.5.1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质研究进展第32-34页
        1.5.2 二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质研究进展第34-35页
        1.5.3 三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质研究进展第35-36页
    1.6 研究启示第36-37页
    1.7 研究目标、方案与内容第37-38页
    1.8 研究创新点第38页
    1.9 本论文章节安排第38-41页
第二章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制备及热物理性质测试第41-63页
    2.1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制备第41-49页
        2.1.1 纯环氧树脂浇注体制备第43-44页
        2.1.2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第44-45页
        2.1.3 平纹机织复合材料制备第45-46页
        2.1.4 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制备第46-48页
        2.1.5 三维矩形编织复合材料制备第48-49页
    2.2 环氧树脂热力学性质测试第49-50页
    2.3 界面接触热阻测试第50-51页
    2.4 空气对流系数测试第51-52页
    2.5 热传导测试装置第52-59页
        2.5.1 自制热传导装置第52-58页
        2.5.2 DZDR-S装置第58-59页
        2.5.3 红外热成像装置第59页
    2.6 热膨胀测试装置第59-61页
    2.7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三章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物理性质分析第63-85页
    3.1 环氧树脂热力学性质第63-64页
        3.1.1 动态力学性质第63页
        3.1.2 热重分析第63-64页
        3.1.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64页
    3.2 界面接触热阻分析第64-65页
    3.3 空气对流系数分析第65-66页
    3.4 热传导性质第66-71页
        3.4.1 自制热传导装置标定第66页
        3.4.2 碳纤维和环氧树脂热传导性质第66-68页
        3.4.3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质第68-69页
        3.4.4 平纹机织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质第69页
        3.4.5 三维角联锁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质第69-70页
        3.4.6 三维矩形编织复合材料热传导性质第70-71页
    3.5 红外热成像分析第71-78页
    3.6 热膨胀性质第78-82页
        3.6.1 热膨胀装置标定第78页
        3.6.2 环氧树脂热膨胀性质第78-79页
        3.6.3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质第79-80页
        3.6.4 平纹机织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质第80-81页
        3.6.5 三维角联锁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质第81-82页
    3.7 本章小结第82-85页
第四章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多尺度有限元模型第85-105页
    4.1 材料模型第86-88页
    4.2 控制方程和本构关系第88页
    4.3 边界条件第88-92页
        4.3.1 周期性边界条件第88-91页
        4.3.2 宏观温度边界条件第91-92页
    4.4 纤维体积分数第92页
    4.5 树脂孔洞单胞模型第92-93页
    4.6 微观尺度纤维束单胞模型第93-94页
    4.7 中观尺度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第94-99页
        4.7.1 中观尺度平纹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第95-96页
        4.7.2 中观尺度三维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第96-98页
        4.7.3 中观尺度三维矩形编织复合材料单胞模型第98-99页
    4.8 全尺度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第99-102页
        4.8.1 全尺度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第100-101页
        4.8.2 全尺度平纹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第101-102页
        4.8.3 全尺度三维矩形编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模型第102页
    4.9 本章小结第102-105页
第五章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传导行为有限元分析第105-137页
    5.1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传导有限元分析第105-112页
    5.2 平纹机织复合材料热传导有限元分析第112-121页
    5.3 三维角联锁复合材料热传导有限元分析第121-128页
    5.4 三维矩形编织复合材料热传导有限元分析第128-135页
    5.5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第六章 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热膨胀行为有限元分析第137-157页
    6.1 含孔洞树脂基体热膨胀有限元分析第137-139页
    6.2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膨胀有限元分析第139-147页
    6.3 平纹机织复合材料热膨胀有限元分析第147-156页
    6.4 本章小结第156-15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7-161页
    7.1 主要结论第157-160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160-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3页
致谢第173-17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格式塔知觉的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展陈设计研究
下一篇:色彩在UI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色彩解码”APP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