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文献简要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1.1 基层医疗机构 | 第20页 |
2.1.2 服务能力 | 第20-21页 |
2.1.3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 第21-22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2.1 系统论核心观点概述 | 第22页 |
2.2.2 系统论主要特性 | 第22-23页 |
2.2.3 基层医疗服务系统性特点 | 第23-24页 |
3 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现状 | 第24-32页 |
3.1 F市基层医疗机构构成及床位现状 | 第24-25页 |
3.1.1 F市基层医疗机构构成现状 | 第24页 |
3.1.2 F市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现状 | 第24-25页 |
3.2 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现状 | 第25-27页 |
3.2.1 F市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现状 | 第25-26页 |
3.2.2 F市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建档现状 | 第26-27页 |
3.2.3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人次均费用现状 | 第27页 |
3.3 F市基层医疗机构收入与支出结构 | 第27-30页 |
3.3.1 F市基层医疗机构收入结构 | 第27-28页 |
3.3.2 F市基层医疗机构支出结构 | 第28-30页 |
3.4 F市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配置现状 | 第30-32页 |
3.4.1 F市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 第30页 |
3.4.2 F市基层医疗机构万元以上医疗设备现状 | 第30-32页 |
4 基于系统论的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分析 | 第32-46页 |
4.1 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综合系统分析 | 第32-34页 |
4.1.1 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系统的整体性分析 | 第32-33页 |
4.1.2 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系统的有机关联性分析 | 第33页 |
4.1.3 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系统的动态平衡性分析 | 第33页 |
4.1.4 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系统的层次结构性分析 | 第33-34页 |
4.2 F市基层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分析 | 第34-43页 |
4.2.1 F市基层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4.2.2 F市基层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组织与实施 | 第35-38页 |
4.2.3 F市基层医疗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4.3 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6页 |
4.3.1 医疗机构宣传不到位 | 第43页 |
4.3.2 卫生技术人员水平有限 | 第43页 |
4.3.3 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够积极 | 第43-44页 |
4.3.4 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能力尚有不足 | 第44页 |
4.3.5 医疗机构就医环境不理想 | 第44-45页 |
4.3.6 医疗诊查设备配备不全 | 第45页 |
4.3.7 医疗资费标准需要调整 | 第45-46页 |
5 F市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46-54页 |
5.1 积极引导患者增加对基层医疗服务的全面了解 | 第46-47页 |
5.1.1 积极开展多渠道宣传活动 | 第46页 |
5.1.2 充分利用媒体力量 | 第46-47页 |
5.2 加强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依靠医联体提升诊疗服务整体水平 | 第47-48页 |
5.2.1 强化人才意识,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 第47-48页 |
5.2.2 搭建信息化平台,保障远程医疗顺利进行 | 第48页 |
5.2.3 推进对口帮扶,促进基层诊疗水平提升 | 第48页 |
5.3 改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增强责任意识 | 第48-49页 |
5.3.1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患者沟通 | 第49页 |
5.3.2 开展医护人员培训,加强监督考核 | 第49页 |
5.4 以动态角度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服务 | 第49-50页 |
5.4.1 加强分类管理,制定服务规范 | 第50页 |
5.4.2 组织专业培训,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 第50页 |
5.5 注重就医环境与文化氛围的营造 | 第50-51页 |
5.5.1 优化医疗机构内部环境,增加患者就医舒适感 | 第51页 |
5.5.2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 第51页 |
5.6 完善医疗设备配置,提高诊查效果 | 第51-52页 |
5.6.1 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设备配置 | 第51-52页 |
5.6.2 依托多个平台,提升诊查水平 | 第52页 |
5.7 健全医疗收费管理体系 | 第52-54页 |
5.7.1 理顺医疗收费价格体系 | 第52-53页 |
5.7.2 提高医疗收费透明度,加强医疗费用公示 | 第53页 |
5.7.3 严肃查处医疗服务乱收费案件 | 第53页 |
5.7.4 促进医保相关政策的调整 | 第53-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