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6-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7-14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1.3.1 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 第14-16页 |
1.3.2 变差系数和标准差指数 | 第16页 |
1.3.3 面板数据模型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难点与创新 | 第17-18页 |
1.4.1 本文的难点 | 第17页 |
1.4.2 本文的创新 | 第17-18页 |
1.5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页 |
2 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 第18-27页 |
2.1 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 第18-26页 |
2.1.1 农民生活水平 | 第18-20页 |
2.1.2 农村发展水平 | 第20-23页 |
2.1.3 农业发展情况 | 第23-26页 |
2.2 小结 | 第26-27页 |
3 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测评分析 | 第27-30页 |
3.1 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 第27-29页 |
3.1.1 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第28页 |
3.1.2 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8-29页 |
3.2 变量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说明 | 第29-30页 |
3.2.1 变量指标选取 | 第29-30页 |
3.2.2 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 | 第30页 |
4 山西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 | 第30-34页 |
4.1 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变特征 | 第30-31页 |
4.2 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特征 | 第31-34页 |
4.2.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第32页 |
4.2.2 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离差值与比率值 | 第32-34页 |
5 山西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8页 |
5.1 面板数据模型建立 | 第34-37页 |
5.1.1 面板模型的检验 | 第34-36页 |
5.1.2 面板模型估计 | 第36-37页 |
5.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5.2.1 影响山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 | 第37页 |
5.2.2 农村劳动力占比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 第37页 |
5.2.3 农村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消费的角色因素弱 | 第37-38页 |
5.2.4 山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结论 | 第38页 |
6 山西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第38-41页 |
6.1 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 第38-39页 |
6.2 发展农村金融,完善金融机构对农村发展的支持政策 | 第39-40页 |
6.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 第40-41页 |
7 研究结论 | 第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