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第12-15页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6-23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16-17页 |
二、公司治理 | 第17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研究 | 第17-19页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研究 | 第19页 |
三、影响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的因素研究 | 第19-21页 |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部治理研究 | 第21-22页 |
五、文献述评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理论分析 | 第23-29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页 |
二、股权结构理论 | 第23-24页 |
三、资源基础理论 | 第24页 |
四、股东积极主义理论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 | 第25-29页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股权结构 | 第26页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董事会 | 第26-27页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经理人制度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案例介绍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案例公司介绍 | 第29-31页 |
一、云南白药背景介绍 | 第29-30页 |
二、新华都背景介绍 | 第30页 |
三、江苏鱼跃背景介绍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过程 | 第31-35页 |
一、第一阶段: 引入新华都集团 | 第31-34页 |
二、第二阶段: 引入江苏鱼跃 | 第34-35页 |
第三节 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分析 | 第35-39页 |
一、顺应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变革 | 第36页 |
二、产业转型升级,抓住转型窗口 | 第36-37页 |
三、激活体制机制,实现公司治理市场化 | 第37-38页 |
四、突破薪酬限制,完善激励机制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 第39-57页 |
第一节 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 第39-42页 |
一、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股权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二、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董事会构成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三、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聘任制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四、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对激励机制的影响 | 第42页 |
第二节 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机理分析 | 第42-46页 |
一、监督效应 | 第43-44页 |
二、激励效应 | 第44页 |
三、资源禀赋效应 | 第44-45页 |
四、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公司治理效应机理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节 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营绩效分析 | 第46-55页 |
一、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二、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三、成长能力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四、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第四节 案例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7-5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二节 案例启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