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0页 |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概述 | 第13-16页 |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 | 第13-14页 |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结构 | 第14-15页 |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生产工艺 | 第15-16页 |
| ·甾类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 | 第16-18页 |
| ·甾类化合物微生物转化概述 | 第16-17页 |
| ·甾类化合物微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 第17-18页 |
| ·甾类化合物微生物11-羟化反应 | 第18-20页 |
| ·甾体11-羟化反应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羟化反应机理 | 第19-20页 |
| ·具有甾体11-羟化能力的菌种 | 第20页 |
| ·甾类化合物微生物C_(1,2)-脱氢反应 | 第20-22页 |
| ·甾体C_(1,2)-脱氢反应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脱氢反应机理 | 第21页 |
| ·具有甾体C_(1,2)-脱氢能力的菌种 | 第21-22页 |
| ·甾体药物微生物转化中新技术的应用 | 第22-28页 |
| ·原生质体转化技术 | 第22-23页 |
| ·细胞固定化技术 | 第23-25页 |
| ·双水相体系中的转化 | 第25-26页 |
| ·水/有机溶剂两相反应体系中的转化 | 第26页 |
| ·混合发酵技术 | 第26-27页 |
| ·外加作用因子对甾体转化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目标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环氧黄体酮11-羟化工艺的研究 | 第30-51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1-32页 |
| ·菌种 | 第31页 |
| ·试剂 | 第31页 |
| ·培养基 | 第31页 |
| ·仪器及设备 | 第31-32页 |
| ·分析方法 | 第32-34页 |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化率和得率 | 第33-34页 |
| ·薄层层析法测定转化率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 ·短刺小克银汉霉菌催化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 第34-35页 |
| ·培养条件优化 | 第35页 |
| ·投料方式研究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9页 |
| ·黑根霉11α-羟化反应工艺研究 | 第36-42页 |
| ·短刺小克银汉霉菌11β-羟化反应工艺研究 | 第42-49页 |
| ·黑根霉羟化过程和短刺小克银汉霉菌羟化过程的比较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三章 11α-羟基环氧黄体酮C_(1,2)-脱氢反应 | 第51-72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2-53页 |
| ·菌种 | 第52页 |
| ·试剂 | 第52页 |
| ·培养基 | 第52-53页 |
| ·仪器及设备 | 第53页 |
| ·分析方法 | 第53-55页 |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53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化率 | 第53-54页 |
| ·薄层层析法测定转化率 | 第54页 |
| ·简单节杆菌脱氢酶酶活的测定 | 第54页 |
| ·11α-羟基环氧黄体酮在不同有机溶剂中溶解度的测定 | 第54-55页 |
| ·微胶囊机械强度的测定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8页 |
| ·简单节杆菌微胶囊制备 | 第55-56页 |
| ·培养转化条件优化 | 第56-57页 |
| ·投料方式研究 | 第57-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70页 |
| ·吐温-80乳化投料 | 第58-62页 |
| ·水/有机溶剂两相反应体系的构建 | 第62-65页 |
| ·NaCS的不同灭菌方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 ·微胶囊固定化细胞脱氢反应过程的研究 | 第67-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第四章 黑根霉和简单节杆菌混合发酵催化过程 | 第72-80页 |
| ·引言 | 第72-73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73页 |
| ·菌种 | 第73页 |
| ·试剂 | 第73页 |
| ·培养基 | 第73页 |
| ·仪器及设备 | 第73页 |
| ·分析方法 | 第73页 |
| ·实验方法 | 第73-74页 |
| ·菌丝体的培养 | 第73页 |
| ·静息细胞转化工艺 | 第73-74页 |
| ·混合发酵工艺 | 第7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4-79页 |
| ·缓冲溶液pH对黑根霉菌静息细胞转化过程的影响 | 第74-75页 |
| ·缓冲溶液pH对简单节杆菌静息细胞转化过程的影响 | 第75页 |
| ·缓冲溶液pH对混合发酵过程影响 | 第75-77页 |
| ·不同投料浓度对混合发酵过程的影响 | 第77页 |
| ·混合发酵过程的稳定性研究 | 第77-78页 |
| ·讨论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0-83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建议 | 第81-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 附图 | 第88-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