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迪士尼英雄角色发展历程研究方面 | 第11-12页 |
1.2.2 迪士尼动画英雄形象研究方面 | 第12-13页 |
1.2.3 迪士尼英雄角色及动作设计研究方面 | 第13页 |
1.2.4 迪士尼英雄动画叙事研究方面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迪士尼动画英雄角色概述 | 第15-19页 |
2.1 英雄角色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1 动画作品中英雄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迪士尼动画中的英雄角色 | 第15-16页 |
2.2 英雄角色的受众分析 | 第16-19页 |
2.2.1 观影角度 | 第16-18页 |
2.2.2 审美角度 | 第18-19页 |
第3章 迪士尼英雄角色形象塑造分析 | 第19-31页 |
3.1 英雄角色的分类整理 | 第19-20页 |
3.2 英雄角色塑造的案例分析 | 第20-31页 |
3.2.1 角色形象设计 | 第22-25页 |
3.2.2 角色内在性格设计 | 第25-27页 |
3.2.3 角色动作设计 | 第27-28页 |
3.2.4 角色对白与声音设计 | 第28-29页 |
3.2.5 角色背景设计 | 第29-31页 |
第4章 迪士尼英雄角色的演变 | 第31-38页 |
4.1 审美特点上的演变 | 第31-34页 |
4.1.1 男性英雄由早期的“高大全”走向“普通人” | 第31-32页 |
4.1.2 女性由“被拯救者”成长为“英雄” | 第32-34页 |
4.1.3 拟人化英雄与社会特征的结合进一步提高 | 第34页 |
4.2 叙事方式上的演变 | 第34-36页 |
4.2.1 叙事结构由线性到到非传统线性叙事 | 第34-35页 |
4.2.2 叙事角度由单一到多元 | 第35-36页 |
4.3 作用的演变 | 第36-38页 |
4.3.1 由教育作用到文化传播作用 | 第36页 |
4.3.2 由文学符号转向文化符号 | 第36-38页 |
第5章 动画电影中英雄角色的价值 | 第38-42页 |
5.1 动画英雄角色的商业市场价值 | 第38-40页 |
5.1.1 围绕英雄角色开发影视IP | 第39-40页 |
5.1.2 视觉元素的市场化布局 | 第40页 |
5.2 英雄角色形象的再次创作价值 | 第40-42页 |
5.2.1 在花絮和短片中持续挖掘角色价值 | 第40页 |
5.2.2 创造周边衍生品价值 | 第40-42页 |
第6章 迪士尼英雄角色研究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 第42-47页 |
6.1 .迪士尼与中国动画英雄角色的塑造差异 | 第42-45页 |
6.1.1 英雄来源取材差异 | 第42-43页 |
6.1.2 英雄角色性格设计差异 | 第43-44页 |
6.1.3 英雄角色美术形象差异 | 第44页 |
6.1.4 角色动作设计差异 | 第44-45页 |
6.2 .迪士尼英雄角色塑造对中国动画角色设计的启示 | 第45-47页 |
总结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