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33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煤热解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3 煤富氧燃烧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4 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简介 | 第23-31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31-33页 |
2 准东煤有机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33-42页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2.2 准东煤样的实验表征 | 第34-37页 |
2.3 不同矿区准东煤有机组分分子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37-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3 准东煤热解的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 第42-62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 准东煤热解3D体系模型的构建与优化 | 第43-44页 |
3.3 准东煤热解ReaxFFMD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实验验证 | 第44-46页 |
3.4 温度对准东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6-52页 |
3.5 停留时间对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52-57页 |
3.6 升温速率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57-6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 准东煤热解挥发分二次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62-83页 |
4.1 引言 | 第62-63页 |
4.2 含钙准东煤模型的构建以及ReaxFFMD模拟参数 | 第63-65页 |
4.3 钙对准东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65-68页 |
4.4 钙对煤热解新生焦油二次反应的影响机理 | 第68-74页 |
4.5 冷却速率对煤热解挥发分二次反应影响的研究 | 第74-8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5 CH_4富氧燃烧的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 第83-107页 |
5.1 引言 | 第83-84页 |
5.2 CH_4燃烧体系模型以及模拟参数 | 第84-85页 |
5.3 O_2/CO_2/H_2O气氛下CH_4的燃烧特性 | 第85-97页 |
5.4 Oxy-steam条件下高浓度H_2O对CH_4燃烧的影响 | 第97-10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6 煤焦富氧燃烧的ReaxFFMD模拟研究 | 第107-122页 |
6.1 引言 | 第107页 |
6.2 煤焦模型以及ReaxFFMD模拟参数 | 第107-109页 |
6.3 高浓度CO_2对煤焦燃烧的影响 | 第109-114页 |
6.4 高浓度H_2O对煤焦燃烧的影响 | 第114-119页 |
6.5 O_2浓度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7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122-126页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22-124页 |
7.2 本文创新点 | 第124-125页 |
7.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7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第147-149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生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