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 有机光电器件的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1.3.1 有机发光器件 | 第15-19页 |
1.3.2 有机光伏器件 | 第19-23页 |
1.3.3 其他有机光电器件 | 第23页 |
1.4 掺杂型ZnO薄膜的制备及在有机光电器件中应用 | 第23-28页 |
1.4.1 ZnO的结构与性质 | 第23-24页 |
1.4.2 掺杂型ZnO薄膜制备方法 | 第24-25页 |
1.4.3 掺杂型ZnO薄膜在有机光电器件中应用 | 第25-28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不同碱金属阳离子掺杂ZnO薄膜及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 第30-54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0-3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2.2.2 薄膜制备与表征 | 第32-33页 |
2.2.3 器件制备与表征 | 第33-39页 |
2.3 不同碱金属阳离子掺杂ZnO的薄膜特性 | 第39-42页 |
2.3.1 薄膜形貌特性 | 第39-40页 |
2.3.2 薄膜光学特性 | 第40-41页 |
2.3.3 薄膜电学特性 | 第41-42页 |
2.4 基于不同碱金属阳离子掺杂ZnO薄膜的有机光电器件 | 第42-53页 |
2.4.1 掺杂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42-49页 |
2.4.2 碱金属阳离子种类对有机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2.4.3 碱金属阳离子种类对OPVs性能的影响 | 第50-5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不同锂盐掺杂ZnO薄膜及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 第54-71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4-57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3.2.2 薄膜制备与表征 | 第55-56页 |
3.2.3 器件制备与表征 | 第56-57页 |
3.3 不同锂盐掺杂ZnO的薄膜特性 | 第57-61页 |
3.3.1 薄膜形貌特性 | 第57-59页 |
3.3.2 薄膜光学特性 | 第59-60页 |
3.3.3 薄膜电学特性 | 第60-61页 |
3.4 基于不同锂盐掺杂ZnO薄膜的有机光电器件 | 第61-70页 |
3.4.1 掺杂浓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61-67页 |
3.4.2 锂盐阴离子种类对有机发光器件性能影响 | 第67-69页 |
3.4.3 锂盐阴离子种类对OPVs性能影响 | 第69-7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碱金属梯度掺杂ZnO薄膜及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 第71-81页 |
4.1 引言 | 第71-7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2-74页 |
4.2.1 材料试剂 | 第72页 |
4.2.2 薄膜制备方法 | 第72-73页 |
4.2.3 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 | 第73-74页 |
4.3 Liq梯度掺杂ZnO薄膜特性 | 第74-76页 |
4.3.1 薄膜形貌特性 | 第74页 |
4.3.2 薄膜光学特性 | 第74-75页 |
4.3.3 薄膜电学特性 | 第75-76页 |
4.4 基于Liq-ZnO薄膜的有机发光器件 | 第76-80页 |
4.4.1 退火温度影响 | 第76-77页 |
4.4.2 UV处理影响 | 第77-78页 |
4.4.3 薄膜厚度影响 | 第78-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4页 |
5.1 总结 | 第81-82页 |
5.2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96-9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