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1.2 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2 述评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 研究方法、思路 | 第18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2.1 声誉风险理论 | 第19-25页 |
2.1.1 声誉风险的定义 | 第19-20页 |
2.1.2 声誉风险的产生原因 | 第20-21页 |
2.1.3 声誉风险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2.1.4 互联网环境下声誉风险的特征 | 第23-25页 |
2.2 声誉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制约机制 | 第25-26页 |
2.2.1 声誉风险影响存款人和贷款人的行为 | 第25-26页 |
2.2.2 声誉风险影响投资者行为 | 第26页 |
2.2.3 良好的声誉风险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 | 第26页 |
2.3 金融舆情理论 | 第26-28页 |
2.3.1 金融舆情的定义 | 第26-27页 |
2.3.2 互联网金融舆情的传播与形成过程 | 第27页 |
2.3.3 互联网金融舆情的监测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与分析 | 第29-38页 |
3.1 国外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与分析 | 第29-32页 |
3.1.1 健全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和明确的职责设定 | 第30页 |
3.1.2 先进有效的声誉风险评价技术 | 第30-31页 |
3.1.3 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流程 | 第31页 |
3.1.4 严格的审计监督机制 | 第31-32页 |
3.2 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与分析 | 第32-35页 |
3.2.1 对声誉风险管理的认识 | 第32页 |
3.2.2 声誉风险管理的现状 | 第32-35页 |
3.3 国内中小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与分析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互联网环境下中小银行负面舆情与声誉风险管理 | 第38-45页 |
4.1 互联网环境下负面金融舆情的发展趋势 | 第38-39页 |
4.2 互联网环境下负面金融舆情频发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4.3 互联网环境下负面金融舆情的发展过程和模式 | 第42页 |
4.4 互联网环境下负面金融舆情对中小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互联网环境下QS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第45-50页 |
5.1 QS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现状与分析 | 第45-49页 |
5.1.1 QS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介绍 | 第46-47页 |
5.1.2 QS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分析 | 第47-49页 |
5.2 互联网环境下QS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分析和改进 | 第4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国内中小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对策 | 第50-56页 |
6.1 中小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 | 第50-51页 |
6.2 中小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制定 | 第51-52页 |
6.3 中小银行对声誉风险的预警与应对措施完善 | 第52-54页 |
6.3.1 声誉风险识别预警与舆情监测 | 第52-53页 |
6.3.2 声誉风险评估 | 第53页 |
6.3.3 公关与沟通 | 第53-54页 |
6.3.4 完善银行信息批露机制 | 第54页 |
6.4 建立中小银行声誉风险后评价机制 | 第5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